一片愁心托杜鹃,望中陇树断苍烟。
归人只是归难得,白发相催又隔年。

【解析】

此诗首句写诗人听到杜鹃的叫声,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愁思;次句写诗人看到陇树,又触动起他的归乡之情。“断”字是全诗的关键所在,用得极为传神。第三句是说,归乡的人只是归乡难,而年华易逝去,白发却催人老去,因此他归家无望。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只”和“又”都是强调语,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心情,使诗歌更加感人至深。

【答案】

译文:听到杜鹃叫声,勾起了我思念家乡的愁绪;看到陇头树木,更使我思念家乡的情绪难以排遣。我归家无望,只能眼睁睁看着白发一天天增多,又一年年地过去。

赏析:

本诗为作者贬谪江陵时所作,是一首抒写羁旅怀乡之情的作品。开头二句是说自己在外地听到杜鹃叫声,勾起了自己对家乡的愁思。这里用典,以杜宇鸟啼鸣于蜀道的传说,比喻自己思乡的心情。“望中”两句,写自己在异乡看到陇头树木,更加思念家乡了。“只”和“又”两个词语,都强调了“归不得”的无奈,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惆怅。最后一句是说自己虽然想回家,但却无法回到家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头发一天天变白了,又一年年地过去了。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羁旅怀乡之作。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前半部分写景主要是通过听觉来表现的,“闻”“见”二字是关键词眼。“听子规”是听觉描写,“望中陇树断苍烟”是视觉描写。从听觉上,“闻”、“鹃”、“叫”等词连缀起来,构成一个声音的整体,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效果,使人仿佛听到杜鹃的叫声、看到苍茫的烟雾之中的山峦,感受到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

后半部分写情,“只”、“又”二字是关键词眼。“只”、“又”二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无奈,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白发相催又隔年”是关键所在。这里的“白发”指的是自己的头发,“相催”则是指时间不断推移的过程。“又”字表明诗人已经多次想回家而不能如愿,而这种愿望却一次次落空。这种心理活动是诗人内心真实感受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