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昔日亡蓟丘,燕郊骏马无人收。
一朝买得黄金骨,台前万骑皆骅骝。
古来君臣不易得,老死英雄难物色。
眼前忘却乐毅功,后世安知郭生力。
九日易水萧萧寒,行人褰裳欲渡难。
一时羽声尽销歇,犹有怒发能冲冠。
至今都人好奇节,白日街心落红雪。
可怜昭王墓上树,一轮光彩悬明月。

金台怀古

燕台昔日亡蓟丘,燕郊骏马无人收。

一朝买得黄金骨,台前万骑皆骅骝。

古来君臣不易得,老死英雄难物色。
眼前忘却乐毅功,后世安知郭生力。

九日易水萧萧寒,行人褰裳欲渡难。
一时羽声尽销歇,犹有怒发能冲冠。

至今都人好奇节,白日街心落红雪。
可怜昭王墓上树,一轮光彩悬明月。

注释:

  • 金台:传说战国时期燕昭王修筑的黄金台。
  • 燕台:指燕国的宫殿,位于今北京市。
  • 亡蓟丘:指燕国曾经被齐国攻破,蓟丘即现在的北京地区。
  • 燕郊:指燕国北部边境地区。
  • 黄金骨:指燕昭王悬赏千金购买千里马骨,用以招揽天下英才。
  • 台前万骑:指燕昭王在黄金台上聚集了大量的勇士和将领。
  • 乐毅(?-前243):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曾率五国军队攻打齐国。后因事败被燕王杀害。
  • 荆轲(?-前227):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嬴政而失败。
  • 郭生:这里指郭隗,战国时期燕国的策士,他提出筑黄金台以招揽人才的计策。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 易水:位于河北省境内的一条河流,是古代燕国的边关。
  • 蹇裳:指穿着破旧衣服准备渡河。
  • 红雪:形容秋天落叶的颜色,常用来比喻人的白发。
  • 昭王:燕昭王,名职,战国时期燕国的君主。
  • 皎洁:明亮洁白。
  • 悠悠:遥远的样子。
  • 长河:比喻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事迹与人物。

赏析:
《金台怀古》通过描写燕昭王修筑黄金台的故事,反映了战国时期燕国为了招揽天下英才所做的努力及其结果。诗中的“乐毅”和“荆轲”,分别代表了当时燕国对外战争和对内改革的两个典型人物,他们的遭遇象征着国家兴衰和人才得失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通过这些历史的镜头,不仅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之情,也反映出自己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