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痕澄夕霁,天净恍疑流。
不觉冰轮仄,犹馀金粟秋。
露寒垂草湿,河烂入帘幽。
万里堪同望,关山无限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赏析句子和关键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运用手法,体会思想情感,并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诗歌表达效果。此诗首联点明时间,写诗人于十六夜在庭院中赏月;颔联描写明月之形,用“冰轮”、“流”比喻明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明月清冷、洁白的形象;颈联描绘明月之景,写月光洒落在庭院,照湿了草,映入帘中,营造出一种幽寂的意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表现了诗人赏月时的喜悦与惆怅之情。
译文:
水痕澄清了傍晚的天气晴朗,天空澄净好像流水。
不知不觉月亮已近中秋而圆,还留有秋日的余辉。
露水寒凉使草叶沾湿,河里残月倒影入帘幽暗。
万里江山堪同望明月,关山重重无限思念。
【答案】
①“澄夕霁”,指天放晴(夕阳西下);②“恍疑流”,指天空澄净得好像流水一样。③“冰轮”,指明月;“仄”,指圆月;④“金粟秋”,指秋夜月色如金粟般灿烂明亮。⑤“露寒垂草湿”,指露水寒气袭人,草叶上沾满露水。⑥“河烂入帘幽”,指河中的残月倒映进室内,显得朦胧幽暗。⑦“万里”,指千里之外;“堪”,可以、能够;⑧“关山”,泛指山河险要之地。⑨“愁”,指忧思愁绪。⑩赏析:“水痕澄夕霁,天净恍疑流”一句是说,水边的池沼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澈,天色放晴后,天空变得十分洁净,仿佛连流水都失去了踪影。这两句通过对比的写法,写出夜晚的静谧和清晨的明朗。“不觉冰轮仄”两句是说,不知不觉间,月亮已经接近中秋,但仍留有余光;它像秋天一样洁白明亮。这两句将月亮拟人化,以冰轮喻月,形象地写出月色之美,也写出了诗人赏月时的惊喜之情。“露寒垂草湿,河烂入帘幽”两句是说,露水寒冷,草叶上的水珠儿晶莹透亮,被露珠打湿的草叶显得格外柔美,河水中的残月倒映在室内,显得朦胧幽暗,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月色之美。“万里堪同望,关山无限愁”两句是写诗人站在庭院中,仰望着皎洁的明月,不禁想起了家乡,想到自己身处异地,不由得产生了无限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