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头浑似曲江滨,谁种桃花隔世尘。
红雨绿波三月暮,暖风黄鸟数声春。
舟横落日非无主,树隔层霞不见人。
几欲前源访仙迹,迷茫何处问通津。

桃花渡

渡头浑似曲江滨,谁种桃花隔世尘。

红雨绿波三月暮,暖风黄鸟数声春。

舟横落日非无主,树隔层霞不见人。

几欲前源访仙迹,迷茫何处问通津。

注释:

  1. 渡头:渡口的尽头。浑似:完全像。曲江滨:指曲江边的岸边,曲江是指流经曲江的河流。
  2. 谁种:是谁种植的。
  3. 隔世尘:超脱世俗的尘埃。
  4. 红雨绿波:红色的雨和绿色的波浪。三月暮:农历三月的傍晚。
  5. 暖风黄鸟:温暖的风吹拂着黄色的小鸟。
  6. 舟横落日:船上的船夫在夕阳下横躺着休息。
  7. 层霞:层层的云霞。见人:看到有人。
  8. 几欲:几乎想要。前源:前方的源头。
  9. 迷茫:困惑不解的样子。通津:渡口或渡口附近的渡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交织的作品。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来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首先来看第一句“渡头浑似曲江滨”,这里通过将渡口比作曲江边的景象,展现了渡口周围的美丽景色。曲江是一条流经长安的河流,这里的景色应该十分迷人。接着第二句“谁种桃花隔世尘”,诗人以桃花为引子,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超脱俗世的情感。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新生和希望,而“隔世尘”则暗示着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境地。
    第三句“红雨绿波三月暮”进一步描绘了渡口周边的自然美景。红雨和绿波分别代表了不同季节的雨和水的颜色,这既描绘出了渡口周边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暖风黄鸟数声春”则是通过描述温暖的春风和飞翔的黄鸟,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意境。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舟横落日和树隔层霞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这些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这种表达方式既具有诗意又富含哲理,是一首非常优美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