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山西麓海东头,细网长竿带绿韝。
买得山禽如粉脆,屠坟十里稻花秋。
【解析】
此诗首句写景,次句叙事,末句写意。全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野捕鸟的图画:西山西麓海边,细网长竿带着绿韝,捕得粉脆如雪的山禽;在坟头杀鸡宰鸭,屠杀十里,稻花一片金黄。
【答案】
①西山西麓海东头:点明地点和时间。②细网长竿带绿韝:描绘出一幅秋天捕猎的图。③买得山禽如粉脆,屠坟十里稻花秋:描写捕鸟后的情景。
译文:
西山西麓海边,细网长竿带着绿韝,捕得粉脆如雪的山禽;在坟头杀鸡宰鸭,屠杀十里,稻花一片金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九月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所作的《秋晚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组诗中的第三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意。全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野捕鸟的图画:西山西麓海边,细网长竿带着绿韝,捕得粉脆如雪的山禽;在坟头杀鸡宰鸭,屠杀十里,稻花一片金黄。
诗的前三句是说诗人到海边去打猎,用网捕捉山禽,这是实写。“粉脆”,即粉红嫩脆,形容山禽之鲜美。“买”是动词,“得”是动词的结果,说明打猎者买到了山禽,这是虚写。“山禽”,是指猎取到的野鸟;“粉脆如雪”,是指山禽肉质细嫩而洁白如雪。
第四句是说狩猎者将捕获的鸟儿杀死在坟墓里。“屠坟十里”,指狩猎者将捕获的野鸟全部杀死在坟墓周围。
最后一句是说狩猎者为了食用方便,将猎物剖腹开膛,取出内脏,以便烹饪。这是对猎获物加工处理的实写,也是对狩猎者行为的概括。“十里”,指狩猎范围之广阔。“稻花”,指稻田中生长的稻米,这里泛指田野。“金黄”是颜色词,形容成熟的稻谷的颜色。“一片”,指田野里到处。
这首诗是作者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九月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所作的《秋晚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组诗中的第三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意。全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野捕鸟的图画:西山西麓海边,细网长竿带着绿韝,捕得粉脆如雪的山禽;在坟头杀鸡宰鸭,屠杀十里,稻花一片金黄。
诗的前三句是说诗人到海边去打猎,用网捕捉山禽,这是实写。“粉脆”,即粉红嫩脆,形容山禽之鲜美。“买”是动词,“得”是动词的结果,说明打猎者买到了山禽,这是虚写。“山禽”,是指猎取到的野鸟;“粉脆如雪”,是指山禽肉质细嫩而洁白如雪。
第四句是说狩猎者将捕获的鸟儿杀死在坟墓里。“屠坟十里”,指狩猎者将捕获的野鸟全部杀死在坟墓周围。
最后一句是说狩猎者为了食用方便,将猎物剖腹开膛,取出内脏,以便烹饪。这是对猎获物加工处理的实写,也是对狩猎者行为的概括。“十里”,指狩猎范围之广阔。“稻花”,指稻田中生长的稻米,这里泛指田野。“金黄”是颜色词,形容成熟的稻谷的颜色。“一片”,指田野里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