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船采菱歌懊侬,深深菱荡翠烟浓。
日斜风起人归去,三寺声声打暮钟。
【注释】
撑船采菱:用桨划船,采集菱角。懊侬:古乐府《子夜歌》有“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江作暮潮。暮云随帆开,千里送斜晖。对海而唱此曲,所恨处,鱼龙潜跃,琥珀动摇。”此处指女子在傍晚时分撑船采菱。三寺:泛指寺庙。打鼓声:暮钟是寺院中敲给僧众听的报时用的木梆声。
【译文】
采菱姑娘撑着船来,采菱的歌声使人心烦。
夕阳西下风起人归去,三座寺里响起了暮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写了一个采莲的女子傍晚时分撑着小船在湖上采菱的情景。
诗的开头两句,写女子撑着船来到湖上来采菱。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画面:一个女子,撑着小舟,来到了湖上,开始了她的劳作。她的身影,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仿佛是这一幅画面的一部分。这里的“翠烟”,既指湖水的颜色,也象征着女子的身影,给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感觉。
诗人又描绘了女子采菱的过程。她用桨划船,一边采摘菱角,一边唱歌。这里,“采菱歌”和“打钟声”是同时出现的,形成了一种声音上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俗,即人们在劳作之余,喜欢唱歌来娱乐自己。
最后两句,诗人描述了女子采完菱后回家的情景。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一阵风吹来,女子不得不收起小船,回家去了。这时,远处传来了三座寺院的暮钟声。这里的“暮钟”,既是时间的提示,也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它象征着人生的结束,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同时,它也暗示了女子即将结束一天的工作,开始准备回家的事情。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采菱、回家以及周围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