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馆闻衙鼓,归家听寺钟。
欲为僧苦寂,未作吏先慵。
夜永兰膏减,秋深玉露浓。
此中忘去住,城市有高踪。

注释:

适馆闻衙鼓,归家听寺钟。

适:去,到。衙鼓:官署的更鼓。归家:回到家里。寺钟:寺庙中的钟声。

欲为僧苦寂,未作吏先慵。

欲为僧:想成为僧人。苦寂:指清心寡欲、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未作吏:还没有当官。先慵:比一般人更早地感到疲倦或懒惰。

夜永兰膏减,秋深玉露浓。

夜永:指夜色已深。兰膏:指香炉中的香,常用以点烛或熏衣。玉露:指秋露,也指秋天的月光。

此中忘去住,城市有高踪。

此中:这里,即诗中。忘去住:忘却了世间的一切是非得失(去住),指超脱世俗生活。城市:指繁华的都市。高踪:指高远的志向或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描写了一个夜晚在城市中行走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夜晚的城市景象和内心感受的描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的向往。

首联“适馆闻衙鼓,归家听寺钟。”诗人来到官府衙门,听到衙役击鼓传令的声音;回到家里,又听到寺庙里的钟声。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

颔联“欲为僧苦寂,未作吏先慵。”诗人想成为僧人,追求清心寡欲的生活;但还未做官,却先感到身心疲惫。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颈联“夜永兰膏减,秋深玉露浓。”诗人感叹夜晚的时间过得太快;而秋天的露水越来越浓重。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尾联“此中忘去住,城市有高踪。”诗人在夜晚的城市中行走,忘却了世间的一切是非得失(去住);心中充满了对高远境界的向往。这里的“城市”不仅指繁华的都市,更是指人生的舞台或社会环境。

张籍的《秋夜》通过描绘夜晚的城市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