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驻锡此祗林,藓剥残碑尚可寻。
三过音尘俱是幻,当年世故总成今。
谈经却忆莲华舌,卜隐长怀薜荔心。
徙倚清晖忘去住,满庭花雨正秋深。

登本觉寺追次苏韵

支公驻锡此祗林,藓剥残碑尚可寻。

三过音尘俱是幻,当年世故总成今。

译文:

支公在此地的寺庙中驻锡,虽然时间久远,但苔藓覆盖的碑石依稀可见,仍然可以探寻。

我多次经过这里,发现一切都如幻影般虚幻,过去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

过去我在这里讲述佛法经义,心中怀有一颗莲花之心;但现在我已经远离了这个喧嚣的世界,怀揣着一颗寻找隐居之地的心。

我在此地徘徊不定,无法决定是要继续前行还是停留。

满庭落花如同雨点一般纷纷而下,秋意正浓。

注释:

支公:即支遁,东晋僧人,曾在吴国支硎山建立支硎寺。祗林:指祇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是南朝梁天监三年(504)梁武帝萧衍敕令开凿的皇家禅院。藓剥残碑:指支硎寺内因年代久远而剥落的石刻碑文。三过:指三次路过此地。音尘:指佛教中的念声。幻:指虚幻不实。当年:指过去的时代。莲华:梵语“摩诃末那”的意译,指佛的庄严宝相。薜荔:一种植物,常绿小乔木。徙倚:徘徊不前的意思。清晖:指秋天的阳光。去住:指前进或后退。秋深:指秋天的景色。赏析:

这首诗以支遁法师在祗山讲经为背景,通过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