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危楼客兴孤,谩寻黄鹤转虚无②。
山连衡岳云中见③,春入钩辀树里呼④。
万里蓬莱瞻魏阙⑤,千年形胜壮宏图。
相将我欲浮槎去⑥,何处风波非畏途。

【注释】

①李克苍比部:指唐代李克用的儿子李克用。鹤楼: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相传是仙人王乔乘白鹤升天的处所。武当宫: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南,相传为道教圣地。漫兴:即随兴而作的诗。魏阙:天子所建的宫殿门。槎(chā):木筏。

②徙倚:徘徊、留恋不前的样子。危楼:高楼。客兴孤:游子之兴致孤独。

③山连衡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为五岳之一。云中见:在云中隐约可见。钩辀(zhōu):古代一种有长柄的车。树里呼:树上传来鸣叫声。

④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在山东蓬莱县。魏阙:天子的宫阙。形胜:形势和地势。壮宏图:宏伟的蓝图。

⑤蓬莱:传说东海中的三座仙山之一,又名方丈、瀛洲。魏阙:天子之宫阙。

⑥相将我欲浮槎去:相将,相伴。我将,指作者。浮槎(chá):古代神话中的木筏或竹筏。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游览之作。全诗以写春日登山所见景物为主,抒发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徙倚危楼客兴孤”,点出诗人登楼的原因,是因“客兴孤”。所谓“客兴孤”即是说登高望远时心情孤单寂寞,没有知音共赏,所以“徒倚危楼”。这种孤独之感,与“独上高楼”的意境颇为相似。次句“谩寻黄鹤转虚无”,意谓诗人想寻觅仙人驾鹤飞升的传说。这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与前面所说的“客兴孤”无关,但仔细一想又有所联系。诗人登临鹤楼,本想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然而事与愿违,他看到的只是一片虚无缥缈的景象,无法找到知音,于是心中更加感到孤寂。

第三四句“山连衡岳云中见,春入钩辀树里呼”,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只见连绵不断的山峰耸入云端,山上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而山下的树木则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经融入其中。这里的“山连衡岳”指的是衡山,因为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所以这里特指衡山。诗人通过描绘这样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第五六句“万里蓬莱瞻魏阙,千年形胜壮宏图”,则是诗人想象中的蓬莱仙境和大好河山。蓬莱,传说中的仙山,位于山东蓬莱县,是许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只见远处的蓬莱仙境宛如一幅画卷般展开在眼前,令人陶醉不已。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国家的伟大事业,认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正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相将我欲浮槎去,何处风波非畏途”,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漂泊不定的旅程,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都需要自己去面对和克服。因此,诗人表示自己想要像仙人一样乘木筏去追寻仙境,但同时也清楚知道前方的道路上充满险阻。这里的“何方”指的是未知的地方,而“风波”则象征着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