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此三湘地①,巡行旧已周②。
品题惭浪费③,垂老算方休。
把卷山横座,停桡月卧洲。
拟招黄鹤下,长日上层楼④。
【注释】
①眷:眷恋。三湘:指湖南。唐时以衡山为南岳,衡山在湘水之西,故称“三湘”。
②巡行:巡视。周:遍。
③品题:评赏。惭愧:自谦之辞。浪费:不珍惜。
④拟招:想邀请。长日:长时间。上层楼:登高望远。
【赏析】
《登黄鹤楼》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李白在湖北安陆(今仙桃市境内)隐居读书,曾游览过附近的黄鹤楼。此诗就是他在登临黄鹤楼时的即兴之作。诗写于公元759年(唐上元二年)初春,李白游历湖北一带期间所作。全诗前四句写自己游览旧地,后四句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雄浑。
首联“眷此三湘地”,“三湘”泛指湖南地区;这里用三个“湘”字,突出了湖南的地理特点。颔联“巡行旧已周”,“巡行”,指漫游;“旧”,指以前所到之处;“已周”,谓走遍了所有的地方。颈联“把卷山横座”,“把卷”,指拿着书卷;“山”,指黄鹤楼所在的山;“横座”,指横卧着的楼台;“停桡”,船桨停止摇动。这两句写诗人登上楼来,凭栏而立,观赏四周的景色。尾联“拟招黄鹤下”,“黄鹤楼”在汉阳西南长江边。诗人站在楼上,遥望江面,想象黄鹤从天飞来,久久不愿离去,最后终于乘风而下,欲与诗人相会。末句“长日上层楼”点出诗人登黄鹤楼的目的,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感受,表现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仙人一样乘风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