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垣东去路迂斜,犹有名村是杏花。
春水平芜千万顷,暖风沽酒两三家。
劝农何事花迎马,送客归时柳带鸦。
明日青原遥引望,江城如抱暮云遮。

【注释】

省垣:官署,这里指京城长安。

杏花村:唐代诗人崔护诗中有《题杏花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人即以“杏花村”代指长安。

平芜:平坦的草地或田野。

沽酒:买酒。

送客:送别客人。

归时:归家之时。

青原:地名,在今江西境内。

引望:远望。

江城:泛指水边的城市,这里指江州(今江西九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诗写春日长安郊外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先写长安东郊杏花村的名胜。长安为唐都城,位于渭河平原东部偏南处,地势高而宽敞,周围有秦岭、太白山等天然屏障。东郊一带,地势平缓,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著名的农业区。这里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季万物复苏。杏花盛开时节,遍地皆是,成为一道风景线。诗人从长安出发,向东郊行去,只见道路弯曲曲折,但沿途风光优美,令人心旷神怡。杏花村就在路边,那里有一片杏花林,每年春天花开时节,香气四溢,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前来观赏。这里的杏花与别处不同,因为那里的杏花已开过了。诗人不禁想到,杏花村的名字,也许就是因为这里杏花盛开而得名吧!

颔联写长安郊外的田野风光。“春水平芜千万顷”,春日里的水平芜是一片宽阔平坦的原野,上面生长着茂密的禾苗。“暖风沽酒两三家”,温暖的春风送来阵阵酒香,使人感到十分惬意。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里大地上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站在杏花村的路边,眺望着这片美丽的田野,内心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颈联写杏花村附近的情景。诗人在杏花村附近的小路上行走,看到路边有几户人家。这些人家都是农民,他们正在忙着种田。诗人看到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不禁想起去年在这里看到的那幅《题杏花村》的诗画来。那时正值春天,诗人来到杏花村游玩,看到了一片美丽的杏花林。那些花儿盛开着,仿佛在迎接着游客的到来;而农民们则在田间忙碌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幕让诗人想起了去年的春天。那时,他们也像农民们一样在田间劳作着,但今年却来到了这个美丽的杏花村,欣赏着同样美丽的景致。诗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情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尾联写诗人遥看杏花村的情景。诗人离开杏花村后继续前行,来到了一个叫做青原的地方。他站在高处远望,只见远处的江城被一层暮色的云层所笼罩,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里的江城指的是江州,也就是现在的九江市。江州位于长江沿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它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和商贸重镇,也是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整个城市都被一层金色的光辉所笼罩,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这座美丽的城市,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因此,他决定在这个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作为纪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