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贼舳舻蔽江浒,铜鼓如雷箭如雨。
山川草木尽颠连,谁家裙钗心有主。
帐前花枝漾蜂目,桥下春波照红玉。
白头魂返豺虎口,翠翘影落鱼龙窟。
露筋女祠曹娥碑,河流一带双清辉。
译文
淮贼的船只像遮蔽江面,铜鼓声如雷鸣箭如雨下。
山川草木都遭破坏,哪家的女子没有主人?
帐前花枝摇曳如蜂眼,桥下春水映照着红玉。
白发的人魂归豺虎口,翠翘的影子落在鱼龙窟。
露筋女祠曹娥碑,河流一带双清辉。
注释
- 淮贼:指入侵者,此处特指侵犯南宋的金人。
- 舳舻蔽江浒:指敌人的船只遮满了江边,形成了一道屏障。
- 铜鼓如雷箭如雨:形容战斗激烈,铜鼓声如雷鸣,箭矢如雨下。
- 山川草木尽颠连:形容战争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 谁家裙钗心有主:是谁家的妇女心有所系,这里的“裙钗”是指女子,她们的心有所依是丈夫或亲人。
- 帐前花枝漾蜂目:指战场上花朵凋零,如蝴蝶飞舞的蜜蜂般忙碌。
- 桥下春波照红玉:形容春天的河水清澈见底,仿佛能映出红润的玉石。
- 白头魂返豺虎口:比喻年老体衰的人被敌人俘获,失去自由。
- 翠翘影落鱼龙窟:形容战火中翠翘(一种鸟)的影子落在鱼龙居住的地方。
- 露筋女祠曹娥碑:指曹娥庙附近的露筋女祠和刻有曹娥事迹的石碑。
- 河流一带双清辉:形容江河两岸景色美丽,如同一对明亮的眼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淮贼侵扰江南,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将战争的残酷、自然的破坏以及人民的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的崇敬,以及对战争的厌恶。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