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鞭石石应裂,精卫填海海不竭。
孤山兀突过青霄,一水滃洄沉白日。
蹁跹笑入碧云端,颠狂醉扫苍崖壁。
仿佛夜泛张骞槎,逍遥晓度王乔舄。
蓬莱阆苑真有无,漭沆沧溟自空阔。
君不见安期生,羡门说,浪向人间传道术。
古今高士慕神仙,谁服丹砂生羽翼。
祇见桑田几变更,浩浩江流频往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孤山望海”,写诗人遥望着远处的蓬莱仙境,感叹人间仙境虽远却难以到达。

第一联:“秦王鞭石石应裂,精卫填海海不竭。”这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来描绘蓬莱仙境的神奇美丽,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第二联:此句写诗人站在蓬莱仙境中看到的美丽景象。

第三联:“蹁跹笑入碧云端,颠狂醉扫苍崖壁。”写诗人在仙境中欢快地跳舞。

第四联:“仿佛夜泛张骞槎,逍遥晓度王乔舄。”想象自己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夜晚乘槎(木筏)飘洋过海,清晨步行于昆仑山巅。

第五联:“蓬莱阆苑真有无,漭沆沧溟自空阔。”写诗人在仙境中所见到的景色。

第六联:“君不见安期生,羡门说,浪向人间传道术。古今高士慕神仙,谁服丹砂生羽翼?”写诗人对古代高士羡慕神仙生活。

第七联:写诗人感叹世间万物变幻无常。

第八联:“祇见桑田几变更,浩浩江流频往复。”诗人感叹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世事难料。

【答案】

示例一:首联,写诗人遥望着远处的蓬莱仙境,感叹人间仙境虽远却难以到达。

译文:秦王的战马被鞭打后石头应声开裂,精卫鸟填海,海始终没有枯竭。

注释:秦王:指秦始皇嬴政。鞭石:以马鞭击石,使岩石开裂。石应:石裂。应:回应,响应。精卫:传说中炎帝最小的女儿。填海:神话传说,精卫鸟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到海里去填塞。海不竭:海水永不干涸。

赏析:此联运用夸张手法写蓬莱仙境的神奇美丽。

示例二:颔联,写诗人遥望着远处的蓬莱仙境,感叹人间仙境虽远却难以到达。

译文:孤山上的巨石突兀直上青天,一条大河蜿蜒曲折地流向白日。

注释:孤山:泰山的别称。突兀:突出,高耸的样子。青霄:高空。一水:一条大河。滃洄:回旋。沉白日:指河水流经的地方。

赏析:此联描写了泰山的奇景。

示例三:颈联,写诗人遥望着远处的蓬莱仙境,感叹人间仙境虽远却难以到达。

译文:轻盈地跳入碧云天,狂妄地挥舞着衣袖扫着苍崖壁。

注释:蹁跹:轻快而敏捷地跳起又落下。碧云:指天上的白云。苍崖壁:形容山峰险峻。

赏析:此联运用夸张手法来描绘仙境之美。

示例四:尾联,写诗人遥望着远处的蓬莱仙境,感叹人间仙境虽远却难以到达。

译文:仿佛夜晚乘着木筏漂洋过海,清晨步行于昆仑之巅。

注释:张骞:西汉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奉命出使西域,开拓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槎:木筏。王乔:汉代传说中的仙人。

赏析:此联想象自己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夜晚乘槎(木筏)飘洋过海,清晨步行于昆仑山巅。

译文:古时候的张骞、羡门都在世上传道术,可是古今的高士们都仰慕神仙生活,但又有谁能服用仙丹获得翅膀呢?

注释:安期生: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张伯端:《悟真篇》作者,唐代著名道士。羡门:《道德真经》作者,春秋时期思想家。服丹砂:服用丹砂,即金丹。羽翼:翅膀。

赏析:此联运用典故,写诗人感慨世人追求长生不老的虚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