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怜栖隐处,晴色与春兼。
山远青当牖,苔交翠入帘。
移云岩树合,过雨涧泉添。
何日携琴到,清吟兴不厌。
【注释】
独怜:独自喜爱。栖隐处:隐居的地方,这里指山居。霁色:雨过天晴后的景色。兼:并,同时。
当:面对,对着。交:交错、重叠。移云岩树合: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涧泉添:形容山间泉水叮咚作响。过雨涧泉添:指雨水过后,山涧的泉水更加悦耳清亮。
何日:什么时候。携琴到:带着琴去。清吟:即清歌,这里指清雅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偏爱,抒发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居图,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然美景的情感。
首联“独怜栖隐处,晴色与春兼”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了诗人独爱山居生活的原因,即山居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晴色与春兼)。这两句诗既交代了诗人独爱山居的原因,又为下文的描写做好了铺垫。
颔联“山远青当牖,苔交翠入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爱之处的环境,即山远而青色当窗,苔藓翠绿交织着垂帘(或窗帘)。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景和室内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爱之居的静谧、幽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颈联“移云岩树合,过雨涧泉添”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爱之地的自然景观。移云岩树合,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过雨涧泉添,指雨水过后,山涧的泉水更加悦耳清亮。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景和水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所爱之居的壮丽、秀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尾联“何日携琴到,清吟兴不厌”则表达了诗人对所爱之地的向往之情。何日携琴到,即何时能带着琴来到这所爱之地?清吟兴不厌,即在所爱之地吟唱清歌,兴趣盎然,乐此不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能够实现自己所爱之地的渴望以及对自己所爱之事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静、美丽、和谐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