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甲平登瞰白盐,登临又见此峰尖。
山川遍览文章妙,造化独能位置兼。
有路巉岩通玉宇,无边苍翠挂银蟾。
隔江坐对闲衙静,篆袅春宵一放帘。
诗句解读
1 文峰瑞彩 - 这一句描述的是文峰山上的壮丽景色和祥瑞之气。”文峰”可能指的是一个山名或者地标,而”瑞彩”则形容其色彩斑斓、美丽非凡。整体上,这一句表达了对文峰山景色的赞美和敬畏。
赤甲平登瞰白盐 - 这句描述了作者或观者站在山顶,俯瞰下方的情景。”赤甲”可能指的是某种红色的植物或者岩石,”白盐”可能是山下的一片盐田或者是白色的山峰。这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风景画。
登临又见此峰尖 - “登临”再次强调了作者或观者所处的位置,而”此峰尖”则是对文峰山最高峰的描绘。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文峰山之巅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山川遍览文章妙 - 这句赞美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妙。”遍览”表示无一不视,”文章妙”则意味着这些景色如同文学作品一样精妙绝伦。
造化独能位置兼 - “造化”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造化,”位置兼”则表示自然赋予了这个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景观。整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造化之神奇和独特之处的赞叹。
有路巉岩通玉宇 - 这一句描绘了一条通往高处的路,山路崎岖但通向了一个宏伟的地方——玉宇(通常指天上的宫殿)。
无边苍翠挂银蟾 - “无边苍翠”形容的是无边无际的绿色植被,”挂银蟾”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悬挂在天空,银色的月光洒落在绿色的叶子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隔江坐对闲衙静 - 这句描述了作者坐在江对面观察的场景。”闲衙”可能指的是衙门、官府之类的地方,”静”则传达了一种宁静的气氛。
篆袅春宵一放帘 - “篆袅”可能是指一种轻柔的声音或氛围,”春宵”则暗示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最后一句”一放帘”可能是说放下帘子以便更好地欣赏风景。
译文
文峰山上的红色岩石平缓地登上来,再一看,这里又是一座山峰的尖顶。
我放眼望去,山川之间美景如诗如画,大自然的造化之功让人赞叹不已。
一条陡峭的小路通达高远的山峰,那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远处的江水平静,两岸的树木无边无际,倒映着明亮的月亮。
我静静地坐在江对岸,欣赏着这份宁静的美。
春天的夜晚,微风吹过,似乎能听到轻柔的声音。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文峰山上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诗人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比喻,将山水之间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