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坂殿悬厓,悠然纵鞍韅。
绵绵谷口云,飘堕白如练。
峰峦忽相冒,奇石还惊眩。
大者数十寻,小或等冠弁。
峰巅有绀宇,历历皆可见。
永怀僧栖乐,倍觉尘情倦。
稀逢采芝侣,独立几回眄。

【注释】

折坂殿:指唐代的蓟门关,位于河北省蓟州区。

崖:山崖。

韅(wěi):鞍子。

绵亘:延伸不断的样子。

峰峦:山峦。

冠弁:冠冕,古代头巾的一种。

绀(gàn)宇:僧舍。

永怀:长久怀念。

尘情:世俗之情。

几回眄(miǎn):几次回望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盘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写山路之难行。折坂殿是唐代蓟门关,位于河北省蓟州区。从诗句中“折坂”二字可以看出,盘山地势险峻,山路崎岖。诗人登上山顶,只见悬崖峭壁,令人心惊胆战。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悠然自得地骑着马,驰骋在险峻的山路上。

第二句写远望群山之高峻。绵绵谷口云,飘堕白如练”,这是诗人对盘山远景的描绘。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只见群山连绵不断,云雾缭绕其间,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而那些飘落的白云,就像白色的绢帛一样,让人感到宁静而又神秘。

第三、四句写近看奇石之奇特。峰峦忽相冒,奇石还惊眩”,这是诗人对盘山近景的描绘。诗人走近山间,只见山峰重叠,奇石嶙峋,给人一种神奇而又诡异的感觉。而那些巨大的石头,就像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般,让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五、六句写大石之大小不一,峰巅之上有绀宇”。这里的“大者数十寻,小或等冠弁”是对诗人所见大石的描述,而“峰巅有绀宇,历历皆可见”则是描述那些大石之间的空隙之处,有僧人居住的地方,虽然不大,却清晰可见。这些僧人在山间修行,过着清苦的生活,但他们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最后两句写登峰顶之所见,及怀古之情。“永怀僧栖乐,倍觉尘情倦”,诗人在登顶之后,更加怀念起那些曾经在此修行的僧人。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过着简朴的生活,这种生活让他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然而,如今自己却身处红尘之中,被世俗之情所困,无法摆脱这种烦恼。因此,诗人深感疲惫,不再像以前那样热爱生活了。

整首诗通过对盘山的描绘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自然的深深思考。他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所在:只有远离尘嚣,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只有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