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垂柳枝拂地,连城丰草莺啼乱。
空山一望少人行,潭水虚舟自舣岸。
山中伴侣久沈沦,奔走风尘愧此身。
山人定自长相忆,山鸟何时不向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并逐一作答。
“十丈垂柳枝拂地,连城丰草莺啼乱”:杨柳枝条长长垂下,随风摇曳;连城丰草中黄莺啼鸣声不绝于耳。这是一幅山居景色图。
“空山一望少人行,潭水虚舟自舣岸”:空旷的山野中很少见到行人来往,在清澈的潭水中,一只空船自己停泊在岸边。这是一幅山居生活画面。
“山中伴侣久沈沦,奔走风尘愧此身”:在山中的朋友已经沉沦下去,我奔波风尘之中感到惭愧。这是写诗人与友人相别后的感慨。
“山人定自长相忆,山鸟何时不向人”:山中的隐士一定会常常思念着我们;什么时候山鸟也不会忘记人?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
十丈长的垂柳枝条轻轻拂动着大地,连绵不断的丰草中,黄莺啼声不断,令人心旷神怡。空旷的山野上很少看见行人经过,清澈的潭水中,一只空船自己停泊在岸边。山中朋友已经沉沦下去,我奔波风尘之中感到惭愧。
赏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后寄给山中人的诗。首联描绘了一幅幽清闲适、静穆宁静的山居景色图。颔联描写了作者在空寂无人的山中的生活场景和心情。颈联写与隐者告别后,心中愧疚之情难以言表。尾联表达了对隐者的思念以及对山鸟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