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西北望,云淡秋山永。
寒松无留露,弦月不耀景。
百鸟竞朝鸣,渺渺关河静。
阊阖閟神宫,虚牝遥相警。
独有渊壑情,局蹐谁能领。

诗句解释

1 迢迢西北望,云淡秋山永:这句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山之上,眺望远方的景象。”迢迢”表达了距离之远,”云淡”形容天气晴朗,视野开阔。”秋山永”则描绘出秋天特有的景色,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1. 寒松无留露,弦月不耀景:这里用寒松和弦月来象征孤独与清高。”寒松”暗示坚韧不拔,”弦月”则比喻明亮但短暂的月光。整句表达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主的境界。
  2. 百鸟竞朝鸣,渺渺关河静:诗人观察到众多鸟儿在早晨争相鸣叫,而广阔的河流显得格外平静,没有波涛。这两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3. 阊阖閟神宫,虚牝遥相警:这里的”阊阖”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或天门,”虚牝”则指空虚的母体。”遥相警”形容彼此之间虽然遥远却能够相互感知,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界限的沟通与理解。
  4. 独有渊壑情,局蹐谁能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深邃。”独有”强调了这种情感的独特性。”局蹐”意为局促不安的样子,”谁能领”则反问谁能理解这份深藏的情感与境界。

译文

西郊清晨我望向远方,天空澄净秋日的山峰无尽长。
冷峻的松树没有留下露珠,明净的月亮照耀不了景象。
众多的鸟儿争相向着晨光鸣叫,广阔无垠的河流安静又宽广。
紧闭的天门守护着神秘的神宫,遥远的虚牝之间相互警戒。
只有那深邃的山谷之情,那些局促不安的人谁能领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邃。首句通过“遥望”和“秋山永”勾勒出一幅辽阔而深远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致远的基调。接下来四句则通过对“寒松”、“弦月”、“关河”、“虚牝”等意象的运用,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尤其是后四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也揭示了其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他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与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展示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