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饮狂吟恣所如,醉醒何苦问三闾。
诗中甲子怀元亮,策里天人忆仲舒。
关塞悲笳犹未静,江湖竭泽巳无馀。
伤心尽有乘轩使,可许颠连一上疏。
【注释】
次汪中子扇头韵 其二:次,第二。汪中子,即汪遵,字中子,元代诗人。扇头韵,诗篇末尾押的韵。次其韵,指和汪遵同用一个韵。痛饮狂吟恣所如:尽情痛饮狂吟任意而为。醉醒何苦问三闾:醉醒之间何必去向屈原请教呢?三闾,屈原的自称。甲子,干支纪年之岁首,这里指天启三年。怀元亮:怀念陶渊明,“元亮”是陶渊明的字。陶渊明是东晋末、南朝宋初的诗人,曾任过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就弃职南归田园。策里天人:在《庄子·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乘着风势,凌空飞行,与天为邻;《史记·伯夷列传》载,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儿子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这里以“天人”指陶渊明、列子。关塞悲笳犹未静:关塞边陲的悲凉笛声还没有停息。关塞,泛指边疆要地。江湖竭泽巳无馀:江湖里的水被抽干了还剩下什么呢?比喻国家政治腐败,人民穷困,社会危机重重。伤心尽有乘轩使:伤心事也常有乘坐高车骏马出使的人;乘轩,指乘车。上疏,指上书皇帝陈述意见。颠连一上疏:连续不断地上书皇帝陈述意见。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和汪中子的酬唱之作。前两句写诗人尽情痛饮狂吟,随心所欲,无所拘束,既饮酒又作诗,自得其乐。后两句说:我醉醒之间,何必向屈原请教呢?我像列子一样驾风飞行,像伯夷一样饿死在首阳山,都与朝廷无关,只与自然为伍。最后两句说:国事如此,伤心事也常有乘车骏马出使的人;我虽想上疏陈奏,可又能怎样呢?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失望。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感情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