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歌舞荐春卮,恰际华筵会转奇。
瑶圃正当飞雪后,玉梅方在吐花时。
传筹公进千秋颂,抚景予添百感滋。
记得石麟摩顶日,野狂初听鹿鸣诗。

【译文】

立春前一天寿汪慕阜五十初度,我出生在这一天,为不佞乡举之年。因触景而书怀,欣慨交集。

城头歌舞庆贺春天,恰逢华美的筵席会转奇。

瑶圃正当飞雪后,玉梅方在吐花时。

传筹公进千秋颂,抚景予添百感滋。

记得石麟摩顶日,野狂初听鹿鸣诗。

注释:

  1. 立春前一日寿汪幕阜五十初度:立春前一天庆祝汪慕阜五十岁的生日。
  2. 为不佞乡举之年:指作者自己参加科举考试的年份。
  3. 城头歌舞荐春卮,恰际华筵会转奇:城中的歌舞正在向春天献酒,正好在华美的宴席上出现一些奇妙的事情。
  4. 瑶圃正当飞雪后,玉梅方在吐花时:瑶圃(传说中的仙境)正是在飞雪之后,玉梅(梅花)刚刚绽放。
  5. 传筹公进千秋颂,抚景予添百感滋:传筹(即传杯)的人进献千年的赞颂,抚景(即抚摸景物)的人增加百种感受。
  6. 记得石麟摩顶日,野狂初听鹿鸣诗:记得当年石头上的麒麟刚长出头顶,刚开始听到鹿鸣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诗人在立春前一天庆祝汪慕阜五十岁生日。整首诗充满了对汪慕阜的敬仰之情和对生活的美好感慨。

首句“立春前一天寿汪幕阜五十初度”,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紧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城中的歌舞场景,表达了对汪幕阜五十岁生日的喜悦和祝福。

诗人通过描绘瑶圃和玉梅的景象,表达了对汪幕阜五十岁生日的美好祝愿。他希望汪幕阜能够在这一年中如同瑶圃中的仙人一样,享受美好的时光。

诗人通过描写传筹人进献千年赞颂的场景,表达了对汪幕阜五十岁生日的敬意和赞美。同时,他也通过抚景人增添百种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最后一句“记得石麟摩顶日,野狂初听鹿鸣诗”,则是诗人对汪慕阜的一种回忆和祝福。他回忆起当年石头上的麒麟刚长出头顶的情景,并初次听到鹿鸣的声音,这些美好的回忆和体验都与汪幕阜有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