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看寒菊枝枝秀,宁畏严风剪剪来。
幽径汝当为小隐,上林谁不是高才。
花无艳质偏宜赏,地有灵根岂待栽。
尊酒正逢陶令节,月明须倒接䍠回。
【注释】
即看:看见。即,就、立即之意。寒菊:指菊花。枝枝秀:一枝又一枝的挺拔俊秀。宁畏:何惧。严风:猛烈的风。剪剪来:像用剪刀一样地割过来。幽径:僻静的小道。汝:你。为小隐:做隐居者。上林:宫廷园林。谁不是高才:谁能说不是有才能的人?高才:杰出的才能。花无艳质偏宜赏:菊花没有艳丽的姿质却很适宜观赏。花无艳质:不具有艳丽的姿质。偏宜赏:正好适合欣赏。地有灵根岂待栽:地上有生长的根基何必要人工栽种呢?灵根:天生的根基。岂待栽:不需要栽培。尊酒:尊贵的美酒。正逢:恰逢。陶令节:陶渊明辞官归家的日子,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因晋代诗人陶潜曾在此夜饮酒赋诗而得名,后成为赏月和游园的时间。倒接䍠(huò)回:把酒倒在接䍠中倒置着喝回去。倒䍠回:倒过来喝酒。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李空同学署对菊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及对友人的劝勉之意。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清新隽永,情意深长,寓意深远。
首联“即看寒菊枝枝秀,宁畏严风剪剪来”,写秋日里盛开的菊花,枝枝都显得那么秀气挺拔;然而秋风劲吹,寒风刺骨,但菊花依然傲然绽放,毫不畏惧。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菊花不畏严寒,坚韧顽强的品格,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质。颔联“幽径汝当为小隐,上林谁不是高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慰。在幽静僻远的道路上,你可以做一位远离尘嚣的小隐士,在繁华热闹的宫廷园林里,又有谁能不是一位有杰出才能的人呢?这两句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颈联“花无艳质偏宜赏,地有灵根岂待栽”,则直接赞美了菊花的独特魅力。虽然菊花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它的美丽却是自然而然的,无需人工刻意装饰而成。同时,诗人也借菊花的生长环境之优势,暗喻朋友虽出身贫苦,但拥有天赋异禀的品质,不必过于自卑,只要勤奋努力,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尾联“尊酒正逢陶令节,月明须倒接䍠回”则巧妙地将诗歌主题与节日氛围相结合,以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其居处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名“五柳先生祠”。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同时也暗示着他可以像陶渊明一样,摆脱官场的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和对友人的劝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