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塞衡阳壮,姬公叔父尊。
三湘疏地脉,一柱表天门。
桐叶圭初剪,兰台赋尚存。
圣朝宽物力,采𣙜亦须论。
【诗句注释】
楚塞衡阳壮,姬公叔父尊。
三湘疏地脉,一柱表天门。
桐叶圭初剪,兰台赋尚存。
圣朝宽物力,采𣙜亦须论。
【译文】
衡阳以西的楚国边界壮美,你的尊贵如同古代的姬公一样。三湘之水疏离大地,你像一柱擎天的天门。桐叶刚刚被裁下,而你的诗作仍然留存。圣明的朝廷对百姓不施加繁重的负担,采集桂木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事。
【赏析】
《送高明水工部将营桂府于衡州》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楚塞衡阳壮,姬公叔父尊”两句写送行之地的地理环境和高官的身份。“楚塞衡阳壮”点出送别之地在湖南衡阳一带,衡阳地处南岭以南,山多地少,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里也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姬公”指的是周代的周公旦,他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因功被封在周国,所以后人称他为“姬公”。而“叔父”则是李白自指的尊称。李白与高明水工部(高明,字子嵩,唐朝人)的这次离别,是因为李白被调任到衡州去担任司马(一种官职),高明则要离开京城到衡州去当地方长官。
中联“三湘疏地脉,一柱擎天门”两句写送行的地点。“三湘”泛指湖南的长沙、衡阳和零陵三个地区,因为湘江流经此地,所以称为“三湘”;“疏地脉”指的是远离中原的边远地带;“一柱擎天门”则是形容高大挺拔的山峰直插云天,就像一根柱子擎起了天空的大门。这两句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把高明即将离开的衡阳描绘得既遥远又壮丽,充满了豪情壮志。
末联“桐叶初剪时,兰台赋犹存。圣朝宽物力,采𣙜亦须论”是写送别的感慨之情。“桐叶初剪”指的是秋天刚过,桐树叶开始凋落,而此时正是高明即将离开的时刻;“兰台赋犹存”则是说高明虽然要离开,但是他的诗作却依然保留了下来;“圣朝宽物力,采𣙜亦须论”则是说现在的圣明的朝廷对百姓不施加沉重的负担,所以采集桂木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高明离开衡阳的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贤能之人被重用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