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阳馀万里,一命荷恩深。
应宿郎官职,分忧圣主心。
治劳烦制锦,俗化藉鸣琴。
云翮终难滞,还栖在上林。

【注释】

滇阳:今云南大理。万里:指路途遥远,形容相隔很远。一命:指皇帝的任命。荷恩深:感激皇帝的重用。应宿:指接受重任。郎官:即郎官,是汉代的一种官职。分忧:分担忧虑。圣主:指皇帝,皇帝为“圣主”。治劳:治理国家的工作。制锦:制作锦绣,形容文治武功。俗化:指教化百姓。藉:借助。鸣琴:指弹琴。高风韵事:高尚品德和业绩。云翮: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上林:皇宫园林。【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送别一位将要出任地方长官(郎官)的朋友而作。诗人通过送别,表达了对朋友的勉励之情。

首句“滇阳馀万里,一命荷恩深”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原因——皇帝下诏要他到远方去任官。“滇”,指云南一带;“万”,形容遥远;“馀”,通“犹”,还有;这一句写景抒情。第二句说,皇帝的这一道任命诏书,使受任者感激涕零,深感自己幸运,因为皇帝的恩德太深厚了。

三、四句紧承前两句写即将赴任的人。“应宿郎官职,分忧圣主心。”意思是说,你这次受命担任地方长官,是要在边疆地区为皇帝分担忧愁,安抚百姓,治理国家的事务。“应宿”,即承担重任之意;“分忧”,指替皇帝排忧解难;“圣主”,指皇帝。这两句是对即将上任的人的勉励之辞。

五、六句写即将赴任的人将要面对的国家形势以及自己的处境。“治劳烦制锦,俗化藉鸣琴。”意思是说,你要到那里去治理国家,一定要勤勉努力,像制作锦绣那样精心;同时,你也要善于运用文治武功来教化百姓,使那里的风俗得到改善。“治劳”,指治理国家;“烦”,多而杂;“制锦”,喻以美玉装饰;这里用来形容文治武功,意谓治国安民,要有才干和本领。“俗化”,意谓化育风俗;“藉”,凭借;“鸣琴”,指弹琴。这里用《礼记·乐记》中引孔子语:“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来说明教化的重要性。这两句是说,你到任后,一定要努力治理国家,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化导百姓,使他们的风俗得到改善。

七、八句写即将离任的人的处境。“云翮终难滞,还栖在上林。”这两句大意是说,你到任后,虽然要为国为民操劳奔波,但你的志向高远,抱负不凡,总有一天会飞得更高更远的。“云翮”,本指高耸入云的鸟翅,比喻人的高远之志;这里用它来比喻即将离任的人。“终难滞”,意谓终究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还栖”,意谓回到原来的地方;“在上林”,意谓回到皇宫园林之中。这两句是说,你到任后,尽管要为国为民操劳奔忙,你的志向一定能够实现。

这首诗通过对即将离任的人的鼓励,表现了诗人对即将离任的人的关切、期望和安慰。全诗写得情意盎然,充满激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