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味浑忘却,身心得少闲。
临池看白发,把酒对青山。
经史三馀外,桑麻十亩间。
优游期卒岁,宁料阻时艰。
注释:
寄友人
世味浑忘却,身心得少闲。
临池看白发,把酒对青山。
经史三馀外,桑麻十亩间。
优游期卒岁,宁料阻时艰。
赏析:
《寄友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相互的慰藉之情,同时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宁静生活的人生观。
首联“世味浑忘却,身心得少闲。“,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烦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找到一丝清闲的满足感。诗人通过“忘”、“闲”二字,将个人情感与生活哲理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颔联“临池看白发,把酒对青山。”,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生活画面。诗人坐在池边,凝视着岁月的痕迹——满头的白发,手持酒杯,遥望青翠的山峦。这种静谧的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这里的“临池”、“对青山”,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象征。
颈联“经史三馀外,桑麻十亩间。“,则转向了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经史”与“桑麻”,展现了他对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重视。他认为,虽然经史可以带来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修养,但生活中的实际劳作同样重要,它能让人与自然更加亲近,感受到生活的本质。
尾联“优游期卒岁,宁料阻时艰。”,则是对诗人人生态度的总结。在这里,“优游”一词,既指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也暗含他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而“卒岁”则意味着度过一生,这里的“卒岁”并非简单的度过时间,而是以一种从容、淡然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最后两句“宁料阻时艰”,“宁料”表示宁愿不考虑,而“阻时艰”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国家危难的清醒认识。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依然选择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相信只要内心坚定,就可以抵御外界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世味、身心、经史、桑麻等元素的巧妙组合,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注重现实生活,又保持超然心态的人物形象。这种形象不仅令人耳目一新,更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