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岁芳华启,玄阴节序穷。
寒收灯影里,春入漏声中。
弱志怜今异,新怀与旧同。
严城冠盖动,炉炭已销红。

《和唐侍读岁除韵》是明代诗人王汝玉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析
  • 青岁芳华启:形容年轻时期的美好如同春天般绽放。
  • 玄阴节序穷:描述了冬季寒冷的景象,暗喻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终结。
  • 寒收灯影里:夜晚灯光微弱,映射在窗户的影子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
  • 春入漏声中:春天的到来伴随着夜深人静时的钟声,寓意生命的循环。
  • 弱志怜今异:表达了对当前生活变化的感慨和怀旧。
  • 新怀与旧同:新旧情怀交融,既有对往昔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 严城冠盖动:城市的繁华与权力的象征,人们纷纷前来,热闹非凡。
  • 炉炭已销红:象征着节日的热烈氛围逐渐消退,回归平静。
  1. 译文注释
  • 译文:青春的时光如同花朵一样绽放,冬天的寒冷即将过去,新的开始即将到来。在夜晚,灯火摇曳的影子里,春天的声音悄然而至。我的旧日情怀已经改变,但新的思绪却与过去相似。城中的人们纷纷来此,庆祝新年的到来,但炉火中的炭火已经熄灭,预示着节日的结束。
  • 注释:这首诗通过对四季更替、时间流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和新一年的期许。
  1.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语言精炼: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每个词句都充满了画面感,使得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所想表达的意境。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是在明朝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常常借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王汝玉的《和唐侍读岁除韵》不仅是一首描写季节变换和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具有深刻哲理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