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推二妙,兰玉喜同荣。
之子旋归日,难兄眷恋情。
皇都半秋候,乡路几时程。
应有重来约,春风花萼生。
【注释】
一门推二妙,兰玉喜同荣。
——杨仲宜兄弟二人都是才学出众的人。
之子旋归日,难兄眷恋情。
——杨仲宜的弟弟杨仲方也是一位才学出众的人,他即将回到家乡了。
皇都半秋候,乡路几时程?
——京城的秋天已经过半了,而故乡的道路却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呢?
应有重来约,春风花萼生。
——你们一定会再次相会的,那时春风送暖,花团锦簇,我们相聚在盛开的花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写杨仲宜兄弟俩才华出众,将有重聚之期,后四句写离别时的情意和对重逢的盼望。全篇洋溢着浓厚的友情与亲情。
诗的前两句,先从门弟说起。诗人称赞杨仲宜、杨仲方兄弟俩“一门两妙”:两人都是文采斐然,才华横溢。“兰玉”二字,既形容他们才德兼优,又暗指他们出身于高贵家庭,是封建时代士人中常见的美称。这两句是说:你们的家门中有两位杰出的人物,真是一对双星高照。接着写杨仲宜兄弟俩的光荣。“喜同荣”,是说他们一起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这里,诗人运用“喜同”二字,突出两个杨仲宜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这一事实,同时也说明兄弟俩的才名已为世人所公认。
第三联写分别之情。“之子旋归日,难兄眷恋情。”这两句,既是实情,又是虚语。说实在话,杨仲宜兄弟俩虽然才学出众,但是,由于当时战乱频繁,他们不能不离开京都长安去闽地避乱,所以,“旋归”一说并非完全真实。至于“难兄眷恋情”,则是诗人对他们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的真实写照。
最后两句是想象未来团聚的情景:“皇都半秋候,乡路几时程?”京城长安的秋天已是深秋时节,而远离京师的杨仲宜兄弟俩还不知道能否平安归来;他们回家的路还要走很久很长的时间啊!“应有重来约”,是说兄弟俩一定还会有机会再相聚的。诗人用“应有”一词,表示这种可能性很大。“春风花萼生”,是说当春风送来温暖的阳光时,鲜花盛开,彩叶满枝,那将是杨仲宜兄弟俩欢聚一堂的美好时刻了。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但字字含情、句句传神,读来感人至深,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