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榜系落日,清风秋思长。
隔溪望林阁,夕霭正苍苍。
注释:
孤榜:孤独的榜子,这里指挂在树上的鸟兽羽毛。
系:拴住,挂住。
清风秋思长:秋风萧瑟,思绪悠远。
隔溪望林阁:隔着溪水望向林中的亭台楼阁。
夕霭:夕阳映照的雾气。
苍苍:形容天色昏暗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高彦敬画作的题咏。首句写画上的景象,第二句写自己的感受,三、四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中的具体景象。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情别绪的诗作。
孤榜系落日,清风秋思长。
隔溪望林阁,夕霭正苍苍。
注释:
孤榜:孤独的榜子,这里指挂在树上的鸟兽羽毛。
系:拴住,挂住。
清风秋思长:秋风萧瑟,思绪悠远。
隔溪望林阁:隔着溪水望向林中的亭台楼阁。
夕霭:夕阳映照的雾气。
苍苍:形容天色昏暗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高彦敬画作的题咏。首句写画上的景象,第二句写自己的感受,三、四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中的具体景象。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情别绪的诗作。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我本渔樵山水客,半生放浪狂踪迹。」 - 注释:我本是渔人和樵夫,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我的大半生都在放荡不羁中度过,足迹遍布各地,追寻自由。 - 赏析:诗人通过自比为渔樵和隐士,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描述了自己漂泊无定、随性而为的生活状态。 2. 「十年朝谒明光宫,回首洞庭云雾隔。」 - 注释:我在十年间多次前往朝拜明光宫,但每次离开后,总感觉洞庭云雾缭绕
这首诗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第一句“四明开郡溟涛中”,四明是一个地名,这里指宁波。溟涛是指大海,暗指宁波在海上,与欧、越相交通。 第二句“更唐历宋生息异,民物实与诸华同”,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唐朝和宋朝,这两个朝代在宁波都留下了很多痕迹。同时,宁波的人民和其他地区的人们一样,都有着共同的文化和传统。 第三句“南渡故族多依止,文献往往存流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李龙眠的山居图。 第一句“群山苍翠开云屏”描述了群山的苍翠景色,仿佛是打开了一道美丽的屏风。接着,第二句“中有飞瀑悬青冥”描绘了山中的瀑布,它悬挂在青冥之间,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然后,第三句“绿阴深锁白日静”描绘了绿树成荫的山中景象,阳光被树木遮挡,使得白日变得静谧。接下来的第四句“千岩万壑花娉婷”描绘了山中的岩石和峡谷中盛开的花朵,它们似乎在舞蹈,姿态优美。
诗句解析: 1. 商贾行:这是诗的标题,暗示了诗歌的主题。 2. 扬州桥南有贾客,船中居处无家宅:描述了在扬州桥南边的商贾们,居住在船上,没有固定的住所。 3. 生涯常在风波间,名姓不登乡吏籍:他们的生涯总是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他们的姓名可能没有被记录在当地的官吏档案中。 4. 前年射利向蛮方,往平行贩越海洋:他们前年为了追求利益,前往南方的蛮夷之地进行贸易。 5. 归来戴货不知数
【注释】 宝塔:佛塔。彩翠焕发花间廊:色彩斑斓,光彩照人。龙驾:指皇帝的车驾。咫尺:非常接近。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圣情欢:皇帝的喜悦之情。长日从容:悠闲自在。湛然止水:清澈如镜的水面。澄灵台:使心志清净如明镜。红莲不染秋江埃:红色的莲花不受秋天江面的尘埃污染。鸾腾凤舞:形容皇帝的仪态威武,像鸾鸟飞翔和凤凰起舞一样。煌煌日月:光辉灿烂。中天开:在天空中明亮照耀。揭之丈室:放在高台上。龙光绕
【注释】 胡君:指胡秀才。家住淮河上:胡秀才家住在淮河之滨。力学养亲:努力学习以养父母。无外尚:没有追求名利之心。挺然自是不凡材:很有才能,不同凡响。选进岩廊待良匠:被选拔进入朝廷的高级官府中等待良才来任用。俄从俊秀趋邑庠:不久就进入当地的学府。旋登胄监朝明光:很快升任太学的教官。璞中良玉发温润:比喻人才如同美玉藏在未发掘的璞石中。匣底宝剑开锋芒:比喻人才如宝剑一样,一旦发现其价值就会光芒四射
诗句释义 1 襄阳城上降旗举,回首烽烟昏鄂渚。 描述襄阳城上投降的旗帜被升起,回望时烽火映照的烟雾使得鄂渚显得模糊不清。 2. 忠臣不独李洺州,节义更有巴陵女。 表明忠诚的人并不只有李洺州,而巴陵女子也展现了高尚的节义。 3. 巴陵女子魏公孙,结发归向□□门。 提到魏公孙(可能是巴陵女子的名字或别称),她与某人结下婚约后,便离开家乡前往未知的地方。 4. 南来故族多衰替,唯有安阳家范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端阳应制》。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1. 九重阊阖开黄道,香雨清尘润瑶草。 - “九重”指皇宫,表示皇帝居住的地方。“阊阖”是传说中的天门,用来代表皇帝居住的地方。“黄道”指的是日、月所在的星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乘坐着銮舆,游览到了凤凰城南面,那里的锦绣山河胜过了蓬岛(蓬莱)。 2. 銮舆游幸凤城南,锦绣江山胜蓬岛。 - “銮舆”是皇帝的车驾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逢故人夜话 我与故人在夜晚交谈,共度时光。 结发未有□,托交尽才雄。 我们年轻时就已相识,彼此才华横溢。 与君同戏赋,曾谒兰台宫。 我们一起创作诗词,也曾游览过宏伟的兰台宫殿。 满堂总是青云客,一时声闻凌烟虹。 我们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才俊,名声传遍四海。 宁知失志沦江海,岁月无情不相待。 但世事无常,谁能预料到自己的志向会沉沦于江河海洋之中呢?岁月流转,无情地不等人。
再奉和御制诗 天开图画烟霞间,仰瞻阊阖虎豹关。 如来法王驻幢节,大启胜会同灵山。 黄旗紫盖茏葱起,龙盘虎踞临江水。 花城近接凤城东,金殿红楼碧霄里。 宝花座上辩悬河,法海晴翻百丈波。 八极神王来拱护,九天星斗共森罗。 敷扬至理开冥昧,阴翊皇纲转昭代。 信知随处即真如,大道本来无定在。 世人惟识色非空,未解根源空色同。 烈火自在清水底,轻尘忽染宝光中。 遂将事物论成毁,昧却无中有真体。
【注释】 高亭:亭是古代建筑,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高”指高大。临泮水:靠近泮水,泮水指学宫前的水,即泮池。泮水池是古代设在学校门前的水池,用以象征泮宫,学生入学时在此洗手礼圣,表示正式成为学者。绿芹:嫩绿的芹菜。生:生长,长出。阴:水边的地。青衿:古时读书人所穿的一种青色的衣服,这里泛指书生。 【译文】 高耸的亭子临近清澈的泮水,嫩绿的芹菜在泮水之畔生长。 年复一年,人们常常来此采摘
佳赏轩杂咏八首其七春雨亭 王汝玉,明苏州府长洲人,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游。 佳赏轩杂咏八首其七春雨亭 閒亭对春雨,窈窕来城阴。初滋千门柳,复沾松桂林。 注释 ⑴閒亭:空闲的建筑或亭子。对:面对,此处指面向。春雨:春季的雨水。 ⑵窈窕:形容女子体态柔美,轻盈。来:来到。城阴:城郭的阴影。 ⑶初滋:初露,刚刚显现。千门柳:指众多门户上的柳树。 ⑷复沾:再次沾湿。松桂林
诗句如下: 石梁跨新绿,源长流愈清。 何须沧浪水,可以濯尘缨。 注释: - 石梁:石桥。 - 新绿:新长出的绿叶。 - 源长流愈清:源头流淌的河水更加清澈。 - 沧浪水:指深潭中的水,常用于比喻。 - 濯尘缨:洗去身上的灰尘。 赏析: 《佳赏轩杂咏八首其六来秀桥》是明代王汝玉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来秀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诗中“石梁跨新绿”
【注释】 云生疏林晚:云在稀疏的树林中升起,傍晚时分。 花落空山春:花朵落在空旷的山中,似乎春天已经过去。 裴佪:人名,姓裴。 林下路:在树林下的路径。 惆怅山中人:感到惆怅的是山上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徐渭为徐幼文画《题徐幼文画次高季迪张来仪韵》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说:云在稀疏的树林中升起,傍晚时分;鲜花凋谢在空旷的山峰中,好像春天已经过去了一样。裴佪在山下的路旁行走
【注释】绿蘋州:即今安徽宣城,古称宁国。轩窗:窗户。沙鸥:指沙洲上的鸥鸟。 【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写自己家住宁国(古名宣城),居高临下,轩窗俯瞰碧流。次句写昨夜雨过天晴,凉风习习,触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四两句进一步抒写离别时的思绪,以景结情,含蓄隽永。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远空灵,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
注释 疏树叶:稀疏的树叶。 全脱:全部脱落。 云半收:云彩只露出一半。 高人:高雅之人。苔石:长满苔藓的石头。 风露:指风和露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通过描写山、树、人、苔石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 首句“疏树叶全脱”,描绘了秋天叶子落尽的景象,给人一种萧瑟之感。次句“众山云半收”,则将视线引向远处的山峦,云彩只露出一半,仿佛是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