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烟明复灭,窈窕孤峰晓。
松风吹不消,何处看飞鸟。

《桥亭八咏为宗人府经黄子中赋 其二 香炉紫烟》是明代诗人王汝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描绘了紫烟缭绕、孤峰晨晓的迷人景致,以及松风吹动之下,飞鸟翱翔的自然景象。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紫烟明复灭:描述早晨时分,天空中紫色的烟雾逐渐消散又重新弥漫的景象。”紫烟”通常与山色相映成趣,此处可能是指远处山峰的颜色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如同紫色的烟雾一般。”明复灭”则描绘了这种烟雾在阳光照耀下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状态,给人以朦胧美的感觉。
  2. 窈窕孤峰晓:”窈窕”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形态优美而深邃。”孤峰”则强调了山峰的孤立和壮观。”晓”字点明了时间,即清晨时分。这里的孤峰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峻峭挺拔,仿佛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3. 松风吹不消:描述了微风轻拂过山间松林,松涛声此起彼伏,但这种声音并未能完全驱散那层淡淡的紫烟或迷雾。这里的”不消”表达了一种持久的美感,即便风再大也难以将这层雾气完全吹散。这既反映了自然景色的宁静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留恋之情。
  4. 何处看飞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感慨。”飞鸟”象征着自由与灵动,它们在天际翱翔,不受尘世羁绊,象征着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朴素自然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刻画,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同时,诗歌结构紧凑,语言流畅,体现了诗人较高的艺术造诣。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