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皋日出楚烟消,绿玉参差罩碧绡。
栖凤一时惊梦起,满林齐舞翠云翘。

【题解】此诗当作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

当时作者正出使东蜀,途经湘皋山。祖士英是诗人的朋友,时为东川节度使。

【注释】湘皋:湘江边的水边平地,指湘江一带的山川。日出:太阳初升。楚烟:楚国的烟云。碧绡:青绿色的绸缎。参差:错落的样子。栖凤:栖息在凤巢上的凤凰。梦起:从梦中惊醒。翠云:青绿色的云。翘:鸟尾羽。【译文】湘皋上太阳刚升起来就看见楚地的烟云消散了,绿玉般的竹子参差不齐罩着碧色的轻纱。

一时间栖息在凤巢上的凤凰惊动了它,满林的竹子一齐舞动翠绿色的羽毛。【赏析】此诗描写了湘皋上太阳刚升起来就看见楚地的烟云消散了,绿玉般的竹子参差不齐罩着碧色的轻纱。一瞬间栖息在凤巢上的凤凰惊动了它,满林的竹子一齐舞动翠绿色的羽毛。

首句写清晨湘皋上太阳刚刚升起,天边还飘浮着袅袅的楚地烟云,第二句写湘皋上绿玉般的竹子参差不齐罩着碧色的轻纱,第三句写栖息在凤巢上的凤凰惊动了它,第四句写满林的竹子一齐舞动翠绿色的羽毛,这四句诗把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展现在读者眼前。“日出”、“楚烟”“绿玉”等字眼都富有色彩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色彩斑斓、美轮美奂的画面。“栖凤一时惊梦起”,这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栖息在凤巢上的凤凰比作人,写出了其被惊醒时的情景,也表现了其美丽的形象。“满林齐舞翠云翘”,这一句以竹叶比喻翠翘的羽毛,描绘了翠翘在竹林中翩翩起舞的姿态,表现出了其美丽动人的形象。整首诗用词生动传神,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