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上越王城,曾望丹山曲。
千岩与万壑,一一皆经目。
归来四十年,东望心茫然。
至今山窗梦,夜落九洞天。
叶君住东州,家有清晖楼。
檐栖水色冷,帘卷山光秋。
缅怀旧游处,天涯渺烟树。
长吟谢公诗,安得凌风去。
【题清晖楼】
昔上越王城,曾望丹山曲。
千岩与万壑,一一皆经目。
归来四十年,东望心茫然。
至今山窗梦,夜落九洞天。
叶君住东州,家有清晖楼。
檐栖水色冷,帘卷山光秋。
缅怀旧游处,天涯渺烟树。
长吟谢公诗,安得凌风去。
【注释】
- 《题清晖楼》: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故土和往事的怀念之情。
- 昔上越王城:昔日登上越王城,俯瞰江山。
- 曾望丹山曲:曾经遥望丹山的美景。
- 千岩与万壑:无数的岩石和深谷。
- 一一皆经目:每一个角落都经过眼睛的观察。
- 归来四十年:回归故乡已经四十年了。
- 东望心茫然:向东望去,心中感到迷茫。
- 至今山窗梦,夜落九洞天:直到如今,每当夜晚降临时,都会梦见九洞天的美景。
- 叶君住东州:我的朋友住在东方的州。
- 家有清晖楼:他的家有一座名为清晖楼的建筑。
- 檐栖水色冷:屋檐下的水显得格外寒冷。
- 帘卷山光秋:窗帘卷起,仿佛看到了秋天的山景。
- 缅怀旧游处:回忆起过去游玩的地方。
- 天涯渺烟树:远方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像是烟雾和树木一样。
- 长吟谢公诗:长时间地吟诵谢灵运的诗。
- 安得凌风去:如何能够像风一样自由地飞翔?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与乡愁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清晖楼的景色和回忆往昔的旅行经历,展现了自己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首句“昔上越王城,曾望丹山曲”,诗人回忆当年上越王城的情景,遥望着远处的丹山之美。接着第二句“千岩与万壑,一一皆经目”描绘了千岩万壑的壮丽景色,每一处都经过他的眼睛。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接下来诗人感叹时光流转,“归来四十年,东望心茫然”,表达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不仅仅来自于对过去的追忆,更源自于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力改变。
诗中的“叶君住东州,家有清晖楼。檐栖水色冷,帘卷山光秋。”描绘了叶君家的清晖楼,以及屋檐下和窗帘上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之中。
“缅怀旧游处,天涯渺烟树。”诗人回想起过去游玩的地方,那些美好的记忆如同遥远的烟树一般,难以触及。这里的“天涯”一词,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无期的期待。
最后一句“长吟谢公诗,安得凌风去。”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理想和追求的一种抒发,希望自己能够像风一样自由地飘荡,不受世俗束缚,实现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乡愁和怀旧情绪。通过对清晖楼、山水、岁月等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