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有法名圆觉,圆觉由心不由学。
虚灵本体镇长存,炯然独照群昏烁。
烁尽群昏烦恼无,碧天湛湛秋皎如。
坐卧行藏皆自在,澄波不种一葭芦。
灵山大义曾宣演,了义何须语重转。
智者能通脱枯壳,凡夫未达抽空茧。
纷纷世上醉梦身,瞆瞆不知求正因。
羊肠九折问舟楫,鲸涛万里寻车轮。
皇天命我圣天子,普济群迷敷治理。
八荒四裔总陶甄,沈溺颠连悉扶起。
法王演教阐大成,圆机慧性由三生。
朅来谒帝驻灵谷,天籁皆为天乐殾。
弘陈今古茫茫劫,须解夙生修净业。
自然骋驾上康衢,脱却迷途山万叠。
都人向仰骈阗来,祇园复见琪花开。
恍疑手扳南斗柄,身登十二璚楼台。
又如亲睹释迦佛,路入雪山高嵂崛。
和风丽日浩无边,五色神光互照歘。
黄金座上示尊严,绿水芙蓉色相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嘉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奉和御制诗
如来有法名圆觉,圆觉由心不由学。
虚灵本体镇长存,炯然独照群昏烁。
烁尽群昏烦恼无,碧天湛湛秋皎如。
坐卧行藏皆自在,澄波不种一葭芦。

注释:

  1. 奉和御制诗:这是对皇帝所作诗歌的回应之作。
  2. 如来有法名圆觉:佛经中,“如来”指佛,“圆觉”是指觉悟。这里的“圆觉”是指佛的智慧与觉悟。
  3. 圆觉由心不由学:佛的智慧并非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内心的觉醒。
  4. 虚灵本体镇长存:佛的本性是永恒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5. 炯然独照群昏烁:佛的智慧如同明亮的太阳,照亮了迷茫的世界。
  6. 烁尽群昏烦恼无:通过佛的智慧,人们可以摆脱世俗的困扰,达到清净的境界。
  7. 碧天湛湛秋皎如:形容天空清澈明亮,如同秋天的阳光。
  8. 坐卧行藏皆自在:无论坐着、躺着、走着、站着,都能自由自在。
  9. 澄波不种一葭芦:清澈的水面不会生长芦苇。比喻佛法的清净,不会被世俗污染。

赏析:
这首诗以佛教教义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理解和领悟。通过对佛的智慧、本性、解脱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佛的慈悲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平静、超越世俗的欲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