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托身夫与子,有子无夫犹可倚。
杨家节妇当少年,良人先亡复无嗣。
嫁时罗襦在箧中,连枝尚有双芙蓉。
妾身未亡似馀烬,欲作时妆谁为容。
空闺孤灯三十载,昔时绿鬓秋霖改。
海波可枯山可亏,妾身誓死不可移。
诗句及译文
妇人托身夫与子,有子无夫犹可倚。
- 注释: 女子将自身托付给丈夫和儿子,即使丈夫已死,但有儿子作为依靠。
- 赏析: 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女子在没有丈夫的情况下仍能依靠儿子的坚强意志和生存状态,体现了她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希望。
杨家节妇当少年,良人先亡复无嗣。
- 注释: 杨家的节妇正值年轻,她的丈夫已经去世,家中再也没有后代。
- 赏析: 这一句揭示了节妇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强调了她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牺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责任的期待。
嫁时罗襦在箧中,连枝尚有双芙蓉。
- 注释: 结婚时,妻子所穿的罗襦被放在箱子里保存着。即便丈夫已经离世,她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赏析: 此句通过“连枝尚有双芙蓉”形象描绘出节妇即使在失去伴侣的孤独生活中,仍旧保持着对美好事物(如服饰)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其坚强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妾身未亡似馀烬,欲作时妆谁为容。
- 注释: 妾身虽死犹存,犹如余烬一般顽强。然而想要重新打扮,却无人能够陪伴自己。
- 赏析: 这句诗深刻表达了节妇尽管生命终结,但仍怀揣着美丽的愿望和对生活的向往。它传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力量和对美的不懈追求。
空闺孤灯三十载,昔时绿鬓秋霖改。
- 注释: 独自守在家中三十个年头,昔日的黑发如今已被秋雨侵蚀变白。
- 赏析: 通过对比昔日的美好与今日的凄凉,诗人深刻地描绘出了节妇漫长岁月的寂寞生活以及生命的无情更迭。此句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流逝,还反映了节妇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王汝玉通过对一个古代女性的生活经历的描述,来表达对这位节妇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精神状态的赞扬和同情。王汝玉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观和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