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
送君走马去,遥似踏花行。
度迹迷沙远,临关讶月明。
故乡飞雁绝,相送若为情。
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
送君走马去,遥似踏花行。
度迹迷沙远,临关讶月明。
故乡飞雁绝,相送若为情。
诗句注释
“万里敦煌道”:描述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万里之外的敦煌道,强调了道路的遥远和距离之长。
“三春雪未晴”:提到春天时节,但雪花仍未完全停止,暗示天气变化无常。
“送君走马去”:通过送别时使用走马(即骑在马上)的方式,传达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遥似踏花行”:比喻送别的情景如同漫步于盛开的花丛之中,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度迹迷沙远”:意味着在沙漠中行走,足迹难以辨认,反映了旅途的艰辛与不确定性。
“临关讶月明”:形容在边境关卡时,夜晚的月光明亮而引人注目。
“故乡飞雁绝”:指远离家乡,无法看到熟悉的大雁南飞,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相送若为情”:询问为何要送别至此,表现了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的关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和离别情绪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边塞生活的艰辛。首句“万里敦煌道”设置了背景,点明了送别地点的遥远。接着,“三春雪未晴”不仅描述了季节特征,也象征着环境的恶劣和旅程的艰难。“送君走马去”和“遥似踏花行”则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了送别的场景,既有诗意又不失真挚情感。“度迹迷沙远”和“临关讶月明”进一步加深了旅途的孤寂和对家的思念。末尾“故乡飞雁绝”和“相送若为情”将情感推向高潮,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边塞生活的真实体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
《赋得边城雪送行人胡敬使灵武》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人生的体验。它通过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友情的珍贵。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也是对边塞生活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