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声先阵至,心剽半无闻。
相视绝生色,满前皆死云。
锋才没余响,鬼误是残军。
奏草推元帅,能无悔所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李益(约746年—约813年),字君虞,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大中六十二年(公元858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他与郑亚、韩翊、孟詗、钱徽、卢汝弼友善,游处翰墨林泉之间。他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尤以写闺情离思的五言古诗为人所重。

辽野战

笳声先阵至,心剽半无闻。

相视绝生色,满前皆死云。

锋才没余响,鬼误是残军。

奏草推元帅,能无悔所云。

注释:
辽野战:指在辽地边境的战斗。
笳声先阵至:边塞传来的号角声先于敌人到达。
心剽半无闻:心中虽然有警觉但因为疲劳而没有听到。
相视绝生色:士兵们互相对视,脸上没有了生气。
死云:像死亡一样的云气。
锋才没余响,鬼误是残军:敌人的刀锋已经落下,声音却还在回荡,仿佛是敌军的残兵败将。
奏草推元帅,能无悔所云:如果向元帅报告战事,会不会被责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疆战斗的场景。首句“笳声先阵至”,点明战争已经开始。接着“心剽半无闻”,表明将士们虽然警觉却疲惫不堪,无心应对战斗。最后一句“奏草推元帅”,暗示如果上报情况,可能会受到责备。这首诗通过描绘战场的紧张气氛和将士们的疲惫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思考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