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足平生不愿馀,肯将道义负心初。
诗传元白邮应困,门引邹枚席尚虚。
甲第又承三世学,皂囊曾草万言书。
交游海内知多少,尺牍何人问隐居。

止足平生不愿馀,肯将道义负心初

诗传元白邮应困,门引邹枚席尚虚

甲第又承三世学,皂囊曾草万言书

交游海内知多少,尺牍何人问隐居

注释:

  • 止足平生:指一个人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状态,不追求更多的财富和地位。

  • 道义:这里指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

  • 元白:唐朝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

  • 邮”:古代传递书信的驿站。

  • :春秋时期邹国的一位著名贤士。

  • :战国时期墨翟,提倡兼爱和非攻。

  • 皂囊:古代官员用的一种装文书的袋子。

  • 万言书:形容文章或信件篇幅很长。

  • 尺牍:古时用来写信的竹简。

  • 隐居:指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

译文:

  • “我止足于平生,不愿有多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的满足与知足,不愿意贪多求全。

  • “肯将道义负心初。”意味着诗人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

  • “诗传元白邮应困。”这里的“诗”可能是指诗人的诗歌作品,受到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影响,但也能反映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困境。

  • “门引邹枚席尚虚。”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的门庭若市,但无人真正理解其学问和才华。

  • “甲第又承三世学。”表示诗人家族世代传承学问深厚,拥有丰富的学术遗产。

  • “皂囊曾草万言书。”诗人曾撰写过篇幅庞大的著作,体现了他的学识渊博。

  • “交游海内知多少。”表明诗人在国内外的人际关系广泛,有着深厚的友谊和交流。

  • “尺牍何人问隐居。”这句话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虽然有人询问他的隐居之处,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的志向和生活选择。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学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以及他在面对世俗挑战时的坚持与隐逸情怀。诗人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自省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哲学,以及对知识和道德价值的尊重。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淡,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追求,这种超脱物欲的态度值得后世借鉴和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