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哉何物名与利,奔走海内无穷已。
纷纷之中谁独超,嘉鱼两卿伯仲李。
仲卿见道何太先,三十不复举进士。
徒行万里访白沙,欲挽南溟供洗耳。
伯卿少贬来京师,三年大理何曾理。
支颐终日望西山,眼近薄书如著眯。
有时开口恣雌黄,上到周公下朱子。
瑰词异论骇傍人,造谤兴讹殊未止。
我生与世百无合,门报君来僮仆喜。
小斋款语每终日,仪部君谦昔参此。
君谦去矣君尚留,君今复去吾何以。
家居苦贫仍岁恶,往往人家半扉水。
午烟未起朝爨清,且趁官家五升米。
谓予不尔弟书来,黄公山下台成矣。
从来一士系兴衰,胡为闲此两兄弟。
未论救败与扶颠,激懦廉顽功不细。
送君极目洞庭波,木落潇湘风暮起。
【注】李茂卿:唐玄宗时宰相。大理:司法部门长官,即大理寺长史。嘉鱼:在今湖北省境内。
嗟叹什么才能名与利,奔走海内无穷已。
在纷纷之中谁独超群,嘉鱼两兄弟李茂卿和伯仲。
李茂卿见到道理何太先,三十岁不考进士了。
千里跋涉去访白沙隐士,欲挽南溟供洗耳。
伯卿年轻时曾被贬到京师,三年大理哪曾处理过。
终日支颐望西山,眼近薄书如着迷。
有时开口恣雌黄,上到周公下朱子。
瑰词异论骇旁人,造谤兴讹殊未止。
我生与世百无合,门报君来僮仆喜。
小斋款语每终日,仪部君谦昔参此。
君谦走后君尚留,君今复去吾何以。
家居苦贫仍岁恶,往往人家半扉水。
午烟未起朝爨清,且趁官家五升米。
谓予不尔弟书来,黄公山下台成矣。
从来一士系兴衰,何闲此两兄弟。
未论救败与扶颠,激懦廉顽功不细。
送君极目洞庭波,木落潇湘风暮起。
【赏析】这首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末夏初。当时,作者任夔州刺史。李茂卿是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孟浩然友善,并同游于山水之间,诗酒唱和,其诗多写景咏物,清新自然,有《全唐诗》存。
“嗟哉何物名与利,奔走海内无穷已。”这是说,世间的名利啊,真是无穷无尽地让人追求不已。作者用“嗟哉”表示感慨之情,感叹世间名利之多。接着作者说:“纷纷之中谁独超,嘉鱼两卿伯仲李。”在众多的争名逐利者中,惟有嘉鱼李氏两兄弟能超然出众,成为佼佼者。这里以李氏兄弟自喻,表现了作者的高尚品格及对两兄弟的赞美之情。
“仲卿见道何太先,三十不复举进士。”“仲卿”指李茂卿,他年过半百,才不再参加进士考试,而专心研究学问。这里作者借李茂卿之口称赞自己,说自己比李氏兄弟更懂得人生的道理。这里既表明了自己的志趣爱好,又表达了自己的谦虚谨慎。
“徒行万里访白沙,欲挽南溟供洗耳。”“徒行万里”指作者四处奔波求官。“白沙”,泛指隐居之所。“南溟”指南方大海。这里作者说自己虽然到处奔波,但仍然希望能找到隐居之地,为的是洗涤耳根,静心养性。
“伯卿少贬来京师,三年大理何曾理。”“伯卿”指伯仲兄弟之一李茂卿。“伯仲”指兄弟排行,这里指李茂卿排行第二。“大理”,指司法部门长官,即大理寺长史。这里指李茂卿被贬至京师。作者通过叙述自己被贬的经历,表现了自己对政治的淡漠态度。
“支颐终日望西山,眼近薄书如著眯。”“支颐”指支撑着头。“薄书”,指文书。“著眯”指眼睛因近视而睁不开。作者说自己整日支撑着头望着西边的山峦,眼睛因为近视而睁不开,说明自己对仕途的失意。
“有时开口恣雌黄,上到周公下朱子。”“雌黄”指一种黄色矿物,古人用来写字或涂抹错别字。“朱子”指朱熹。这里指作者说话喜欢随意更改文字,有时甚至改变圣人的经典解释。作者借此表达自己对世俗偏见的不满。
“瑰词异论骇傍人,造谤兴讹殊未止。”“瑰词”,指奇特的言辞。“异论”,指不同的议论。“造谤”,制造诽谤之言。“兴讹”,制造谣言。“傍人”指身边的人。这里指作者的言语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作者说自己的言辞奇特、议论不同、制造诽谤、传播谣言,这些都没有停止的意思。这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偏见的不满以及自己的清高性格。
“我生与世百无合,门报君来僮仆喜。”“我生”指作者自己。“百无合”,意为和世俗完全不合拍。作者说自己一生都和世俗不合拍,没有什么关系可说。“门报君来”指家中有人来信告知李茂卿即将回来。作者说家里的人非常高兴,这是因为李茂卿即将回家的缘故。这里的“僮仆”指仆人。“僮仆喜”指家里的仆人非常高兴。作者说自己一生都和世俗不合拍,没有什么关系可说,但家里人却非常高兴,这是因为李茂卿即将回家的缘故。
“小斋款语每终日,仪部君谦昔参此。”作者说自己在家中经常和客人聊天,而仪部尚书李谊曾经也来过这里。这里的“小斋”指书房或客舍。“仪部”指李谊的官职。李谊曾任仪部尚书,所以作者称他为“仪部”。作者说自己在家经常和客人聊天,而仪部尚书曾经也来过这里。这里表达了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和感慨。
“君谦走后君尚留,君今复去吾何以。”“君谦”指李谊。“尚留”指仍然留下来。“吾”指作者自己。“何以”指有什么话说。作者说自己离开李谊后,现在他又回来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家居苦贫仍岁恶,往往人家半扉水。”“家居苦贫”,指家里很贫穷。“岁恶”,指年成不好。“人家半扉水”指房屋破败不堪,只有半扇窗户可以看见外面的水流。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午烟未起朝爨清,且趁官家五升米。”“午烟”指中午的烟雾。“朝爨”,指烧饭。“五升米”指官府供应的粮食。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谓予不尔弟书来,黄公山下台成矣。”“谓予不尔”指不是这样。“弟书”指弟弟的书信。“黄公山”指湖南衡山黄陵庙。“台成”指建好了台榭。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弟弟书信的感激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从来一士系兴衰,胡为闲此两兄弟。”“从来一士”指自古以来的一个读书人。“系兴衰”指一个人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和衰败。“胡为”为什么。“闲此两兄弟”,指为什么只关心这两个兄弟呢?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读书人命运的关注。
“未论救败与扶颠,激懦廉顽功不细。”“救败”指挽救失败的局面。“扶颠”指挽救危亡的局面。“激懦”指激励懦弱的人。“廉顽”指劝勉顽固的人。“功不细”指功劳不小。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读书人命运的关注。
“送君极目洞庭波,木落潇湘风暮起。”“送君”指送别朋友。“极目”指放眼远眺。“洞庭”指洞庭湖。“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一带。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分别时的感伤之情。
全诗共八十二句四百八十七个字,语言朴实无华,风格质朴自然,情感深沉真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崇高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