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南来宿沃州,空蒙岚气隐高丘。
僧贫犹守明心教,溪浅徒闻比目游。
沙岛月斜孤鹤下,石门雨歇淡烟浮。
浃旬奔走甘趺坐,杉影蕉声傍席幽。

【赏析】

宿芭蕉寺

宿在芭蕉寺,是一首描写诗人夜宿芭蕉寺时所感而作的七绝诗。

首句“大富南来宿沃州”,交代了诗人的大富贵身份以及他的南来之旅,并指出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南方的巴蜀地区。

第二句“空蒙岚气隐高丘”,描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景色:山中雾气笼罩着苍翠的山峰,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空蒙”一词形容云雾缭绕,给人以飘渺之感;“岚气”则指山中的雾气,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幽静的气息。

第三句“僧贫犹守明心教”,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状态。虽然生活清苦、物质匮乏,但僧人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教诲,不受外界干扰。这里的“明心教”是指佛教教义,即修行者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坚定信念。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精神境界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溪浅徒闻比目游”,描述了诗人所见的景象。清澈的溪水流淌着,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发出潺潺的水声。这里的“比目鱼”是一种传说中的鱼类,传说它们能够双双游动,象征着夫妻恩爱。这一句通过描写溪水的流水声和鱼儿游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最后两句“沙岛月斜孤鹤下,石门雨歇淡烟浮”,以自然景物作为结尾。诗人来到了一个孤岛上的沙洲,月光斜照着孤鹤的身影。同时,诗人还看到了石头门上的雨滴逐渐停歇,烟雾渐渐飘散。这里的“沙岛”、“孤鹤”和“石门”都是自然界中的景物,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表现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芭蕉寺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追求精神上的安宁与自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