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外汉江头,万古乾坤万古流。
可笑孙郎鱼不食,年年血战取荆州①。

《梦登黄鹤楼有作,寤而续成六首》是明代诗人王格的作品。王格(1502年—1595年),字汝化,号少泉,湖广京山(今湖北孝感)人,嘉靖五年进士。他因大礼议事件被贬为永兴知县,累迁河南佥事,最后被逮杖谪。他的诗词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如“清江泚泚石粼粼,月照当年幕府宾。谁向胡床夸兴废,西风尘起却污人”。

这首诗的第一句“武昌城外汉江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景色,武昌是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汉江是中国长江的支流之一。诗中的“万古乾坤万古流”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王格在这里用“万古”来形容时间之长,意味着很多事情都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永恒的存在。

第二句“可笑孙郎鱼不食,年年血战取荆州”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这里的“孙郎”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孙权,“鱼不食”是指孙权为了争夺荆州,不顾军纪严明,让士兵们吃不饱,甚至“鱼不食”。这句诗通过对比和夸张,表达了孙权在战争中的残忍和无情。

第三句“年年血战取荆州”进一步强调了孙权为了夺取荆州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这里的“血战”是指激烈的战斗,而“取荆州”则是战争的结果,即孙权成功地夺回了荆州。这句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惨烈,传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武昌城外汉江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通过对孙权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这种表达方式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梦登黄鹤楼有作》,寤而续成六首其一:武昌城外汉江头

  • 注释与译文: 武昌城门外,汉水静静流淌。岁月流转,天地永恒不变。

  • 赏析: 此首诗开篇便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江城画面,武昌城门外的汉江,以其无尽的宽广和深邃,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深远。诗人通过“万古乾坤万古流”这一宏大的景象描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也暗含了对世事无常、历史更迭的深沉感慨。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又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历史感。此外,此诗句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万古”与“乾坤”并置,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深度,使整首诗歌更加丰富而富有层次。

  • 关键词解析:

  • 万古:指代无穷无尽的时间跨度,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感慨。

  • 乾坤:指整个天地宇宙,这里用以形容时间的辽阔无边。

  • :动词,表示时间的持续不断流动。

  • 背景与影响: 该诗作反映了王格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通过这样的作品表达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展现了明代文人关注国家大事、思考人生命运的时代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