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传不死诀,竟返无何乡。
邦人来赴哭,隐者去云亡。
乍见堂帷设,应无邻杵相。
炼精成鹤化,千岁一归翔。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已传不死诀,竟返无何乡。

  • 已传不死诀 - 指杨翁已经得到可以不死的秘术或秘诀。
  • 竟返无何乡 - 意味着杨翁最终回到了一个他原本不存在的地方,即“无何乡”。

邦人来赴哭,隐者去云亡。

  • 邦人来赴哭 - 描述了地方官员和百姓前来为杨翁送行的情景。”赴哭”指的是前往哀悼、送别的行为。
  • 隐者去云亡 - 这里的“隐者”可能指杨翁生前是一位隐居的人,而“云亡”则形容其离世的方式如同云一般飘渺,没有留下痕迹。

乍见堂帷设,应无邻杵相。

  • 乍见堂帷设 - 表示当杨翁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他的身后似乎有一座帐篷(象征性地表示他在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 应无邻杵相 - “杵”是古代用于捣米的工具。在这里,它可能比喻杨翁生前的日常生活,如捣米等琐碎之事,在他死后都不复存在了。

炼精成鹤化,千岁一归翔。

  • 炼精成鹤化 - 描述杨翁可能通过修炼达到了某种境界,甚至化为一只仙鹤,脱离了肉体的束缚。
  • 千岁一归翔 - 这一句可能是说即使杨翁化身为仙鹤,也仍然需要千年的时间才能再次飞升,回归天空。

译文:

已经得到了不朽的秘诀,竟然回到了一个他不存在的地方。
朝廷的官员和百姓赶来为他送行,一个神秘的隐士却已经消失在云中。
当他出现时,背后仿佛是一座帐篷,但似乎并没有邻居的捣臼相争。
他可能已经修炼到了一种境界,化作了仙鹤,但仍需要千年才能再次飞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从世俗世界的离开到进入一个超脱尘世的境界的过程。通过对比现实与虚幻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修行和超然物外的思考。诗中的炼精成鹤化和千岁一归翔两句,展现了对仙人或修行者超越常规生命轮回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