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释菜及门墙,在泮常依芹藻芳。
座上谈经分半席,斋中鸣鼓接馀行。
徒持章句贪干禄,独守簿书愧省方。
十五年来音问阔,何期今日复升堂。

逢郑广文先生

童年释菜及门墙,在泮常依芹藻芳。

座上谈经分半席,斋中鸣鼓接馀行。

徒持章句贪干禄,独守簿书愧省方。

十五年来音问阔,何期今日复升堂。

【注释】

逢郑广文先生:遇见郑广文。郑广文,名世南,唐人,官至国子监博士、礼部员外郎。

童:童年。

释菜:古代祭祀时用牲体祭神的仪式,后因用以指称祭祀。

泮(pàn):古代帝王学校的名称,这里借指学宫。

在泮:即“在泮宫”。

芹藻:芹菜与水藻,泛指草野之微贱者。

座上:指郑广文所坐之处。

分:分列,排列。

斋中:指郑广文读书的地方。

鸣鼓:古时学宫里击钟以警众,鸣鼓是其变通。

章句:指儒家经典文字句读。

干禄:谋利求禄的意思。

省方:视察地方政务的意思。

十五年:十五年来,即从少年时代到现在已有十五年的时间。

广文: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求学过程中与老师交往的经历。诗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跟随父亲来到泮宫求学的情景,当时经常在芹藻之间玩耍嬉戏。后来成为郑广文先生的弟子,坐在他身边聆听讲经。在书房里,每当击鼓之时,就轮到他们继续学习。由于自己过于沉迷于书本和章句之中,以至于忘记了去关心国家大事。十五年来,一直未能见到老师一面,现在却有幸再次回到老师的家中拜访,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