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耀德武功卑,共说观兵属此时。
谈笑折冲尊俎上,好将奇策赞攸司。
注释:在太平盛世展示德政武功,共说观兵属此时。
谈笑之间折服对方,好将奇策赞攸司。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首句“承平耀德武功卑”描绘了太平盛世的景象,展现了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安宁。颔联“谈笑折冲尊俎上,好将奇策赞攸司”则通过描绘君臣之间的对话和决策过程,展现了国家政治的清明和治理的得当。全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向往。
承平耀德武功卑,共说观兵属此时。
谈笑折冲尊俎上,好将奇策赞攸司。
注释:在太平盛世展示德政武功,共说观兵属此时。
谈笑之间折服对方,好将奇策赞攸司。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首句“承平耀德武功卑”描绘了太平盛世的景象,展现了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安宁。颔联“谈笑折冲尊俎上,好将奇策赞攸司”则通过描绘君臣之间的对话和决策过程,展现了国家政治的清明和治理的得当。全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向往。
《关山月二首·其二》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此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诗句解读: 1. 万年明月照霜天:描述了在清冷的月光之下,整个天地被银白的月亮覆盖,显得格外的寂静与凄凉。 2. 独向望乡台畔圆: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望乡台上,望着月亮在天空中圆满地升起,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3. 共看毡裘嘶马上
【注解】 辽西遣戍 :在辽西边塞驻军。期回 :期约回来。捣 :捣衣,古人有“夜捣寒衣”之句。寄媒 :送信的人。 砧响 :捣衣声。风送去 :风吹着去,指把声音送到边关。 边头 :边关。自 :独自。来 :来到。赏析: 这是一首写征人思妇的怨诗。诗人以“捣衣”为题,抒写出征人的思妇的哀怨,抒发了对战争和战争的结束的渴望。 首句“辽西遣戍未期回”,写远戍之人尚未归来。辽西是边塞重地,这里指边疆。戍
注释: 1. 脉脉含情出洞房:脉脉含情,指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出洞房,走出房门。 2. 盈盈结腕约明珰:盈盈,形容手腕纤细美好。结腕,指手腕上的镯子(古代妇女的一种饰品)。约明珰(dāng),意为用玉环等装饰。 3. 柔条冉冉难攀折:柔条,柔弱的枝条。冉冉,缓慢的样子。攀折,比喻难以得到或实现的事情。 4. 弱指纤纤那忍忘:弱指,指手指纤细柔弱。纤纤,形容手指纤细柔软。那,表推测语气。忍忘
下面是对《关山月二首 其一》逐句的解读: 1. 诗意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观月时,看到月亮从天空中缓缓升起,照亮了关城前的景象,但随即又感受到月亮逐渐西沉,光芒也随之减少。这种变化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感慨和忧愁。 2. 诗句翻译: - 青海风高月出迟:青海上空的风势很高,因此月亮升起得较晚。 - 关山漠漠雁飞时:关山之间,大雁正飞翔于天空。 - 不寐征夫俱泪落:无法入眠的将士们都流下了泪水
注释:巫山高耸,山势险峻,如同悬挂的流水。我思念着那清脆的玉佩声,看到满地红枫,我想象自己洗涤裙裳。 十二峰头翠色如黛,至今雨云不断,依然如故。 赏析: 巫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神山之一,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附近。诗中的“巫山高”指的是巫山的高山,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思绪万千。“微流悬溜思鸣珮”一句中的“微流悬溜”形象描绘了山间溪流的景象,而“思鸣珮”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流尘:指飘散的尘土。寂寂:寂静无声,形容非常寂静。 网窗纱:指用纱制成的窗户。 懒画:懒得描绘。 蛾眉(é méi):美女的眉毛,这里代指女子。 贴鬓鸦(yā):用黑墨涂在鬓边,形似乌鸦,这里代指女子的发式。 红蕊(ruǐ):花蕊。 庭花:庭院中的花朵。 赏析: “春怨”是一首写闺怨的小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笔法写出了春天闺阁中少妇的内心世界。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富有情趣。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荷珠覆手溅罗巾,约腕明珰扱袖频。 并戏莫愁江堕日,相将还待月迎人。 诗句释义: 1.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描述的是采莲女穿着与荷花颜色相同、质地相同的罗裙,她们的脸庞就像盛开的芙蓉花一样美丽。 2. 荷珠覆手溅罗巾,约腕明珰扱袖频:描绘了采莲少女在拨动荷叶时,水珠洒落在她的手上,映衬着她手腕上闪耀着的明珠和衣袖频繁地摆动。 3.
在碧波荡漾的池塘里,爱意回荡着那婉约的芙蓉花, 芙蓉花瓣儿映衬着娇美的容颜,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 水面上,一叶小舟悠悠划过,留下一道流光溢彩的痕迹, 在那丛中惊起了一对鸳鸯,它们翩翩起舞于水中。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采莲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荷花与鸳鸯间的和谐之美。首句“碧波湥广爱回塘”便勾勒出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湖泊景象,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接着
诗句解析与翻译 第1句:“映日因风斜处处,穿帘栖箔乱纷纷。” - 关键词: “因风”、“斜处”和“穿帘栖箔”。 - 注释: “因风”意味着随着风的方向移动。“斜处”形容风吹过后的倾斜状态。“穿帘栖箔”描绘了杨白花穿过纱帘和薄布覆盖物的景象,显得非常轻盈且动态美。 - 译文: 阳光下,随风飘动,四处摇曳,如同轻纱般穿过窗帘,轻盈地栖息于布匹上,形成一片混乱而美丽的风景。 第2句
注释: 轻摇弱水沙棠楫,横挂游丝碧玉簪。这句诗的意思是轻轻摇晃着柔弱的河流上的船桨,横挂着像是绿色的玉簪一样的游丝。 艳冶相邀春似海,人间花景似江南。这句诗的意思是艳丽的相互邀请春天就像大海一样,人间的花景就像江南一样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首句“轻摇弱水沙棠楫”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轻轻摇晃着船只,船桨在河面上划过,留下一条条波痕
宦海沉浮,情深似海——王慎中《闻道原舍弟除武选二首其二》赏析 “宦籍尔今新典马,人情吾已任呼牛。”这两句诗描绘了王慎中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感悟。宦途之路如马般奔腾不息,而他则如同被唤来的那头牛,悠然自得。 “长公赋性元乖异,用世还须让子由。”此句透露出诗人对个性与才能的独到见解。他感叹友人长者的性格与才华与众不同,然而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之中,仍需谦让退步,方能成就大业。
注释:听到道原的舍弟被授予武选的消息,真是令我欢喜。我的弟弟被任命为官员,这是真确的消息,我为他的成就而高兴。 我并不羡慕繁华富贵,我只希望他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以回应朝廷的重托。 赏析:此诗是诗人闻其弟除官之喜而作。首联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得知消息后的欣喜之情;颔联直抒胸臆,表明不慕荣华,只盼弟弟为国尽忠;颈联进一步表明自己对弟弟的期望,既期望弟弟能为国建功立业,又期盼弟弟能在朝廷中有所作为
这首诗是诗人周正历在新年时写给吴泉滨先生的。全诗共三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哲理。 首句"新岁"指的是新的一年,"新改岁"则表明了新年的到来。"秦人洞里不知年"中的"秦人洞"可能是指一个古老的、与世隔绝的地方,而"不知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漠视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第二句"韶华荏苒看何处"中的"韶华荏苒"形容时间飞逝,而"看何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迷茫和不确定
寄道原弟二首 其二 攻在心间真破敌,筹于幄里是销兵。 勋名本属文儒事,莫遣人将白面轻。 注释: - 攻:这里指军事上的攻击策略。 - 筹:谋划、制定策略。 - 真破敌:真正击败敌人。 - 销兵:用智慧化解战争,使战事平息。 - 文儒:有文化、有学问的人。 - 白面:形容年轻、没有经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军事策略和战争问题上的深刻见解。他认为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武力的对抗
孤支白石为高枕,四剪青霞作幛帷。 历选名山惟爱此,更无飞梦到床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卧壶山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以及其独特的生活状态。首句通过“孤支白石为高枕”形象地表达了卧壶山人的居所环境,用白石作为枕头,象征着清静、高雅的生活态度;而“四剪青霞作幛帷”则进一步描绘了卧壶山人所处的自然环境,青霞如帘,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第二句中的“历选名山惟爱此”
以下是对《题卧壶山人二首 其二》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 1. 泉浸梦魂流百道:“泉”指的是泉水,“浸”是浸润的意思,“梦魂”则指梦中的灵魂或梦境,“流百道”形容泉水如细雨般轻轻洒落,仿佛在梦中游历了一百条道路。这一句通过泉水的意象,营造了一个幽静、梦幻般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山谷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2. 鸟惊齁息叫千般:这里的“鸟”是指鸟儿,“惊”是惊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