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遥望碧嶙峋,正忆绳床偃卧人。
莫倚岩窗轻郡郭,相看都未是闲身。
注释:远望千峰高耸,碧绿参差,正想念着那绳床偃卧的人。不要倚靠在岩石窗前,轻视郡城的繁华,相看都未是闲身。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遥望千峰,表达怀友之情;二句以人自比,抒发了怀念友人之情;三、四句写景,表达自己虽身处郡城,但心系远方友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千峰遥望碧嶙峋,正忆绳床偃卧人。
莫倚岩窗轻郡郭,相看都未是闲身。
注释:远望千峰高耸,碧绿参差,正想念着那绳床偃卧的人。不要倚靠在岩石窗前,轻视郡城的繁华,相看都未是闲身。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遥望千峰,表达怀友之情;二句以人自比,抒发了怀念友人之情;三、四句写景,表达自己虽身处郡城,但心系远方友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关山月二首·其二》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此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诗句解读: 1. 万年明月照霜天:描述了在清冷的月光之下,整个天地被银白的月亮覆盖,显得格外的寂静与凄凉。 2. 独向望乡台畔圆: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望乡台上,望着月亮在天空中圆满地升起,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3. 共看毡裘嘶马上
【注解】 辽西遣戍 :在辽西边塞驻军。期回 :期约回来。捣 :捣衣,古人有“夜捣寒衣”之句。寄媒 :送信的人。 砧响 :捣衣声。风送去 :风吹着去,指把声音送到边关。 边头 :边关。自 :独自。来 :来到。赏析: 这是一首写征人思妇的怨诗。诗人以“捣衣”为题,抒写出征人的思妇的哀怨,抒发了对战争和战争的结束的渴望。 首句“辽西遣戍未期回”,写远戍之人尚未归来。辽西是边塞重地,这里指边疆。戍
注释: 1. 脉脉含情出洞房:脉脉含情,指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出洞房,走出房门。 2. 盈盈结腕约明珰:盈盈,形容手腕纤细美好。结腕,指手腕上的镯子(古代妇女的一种饰品)。约明珰(dāng),意为用玉环等装饰。 3. 柔条冉冉难攀折:柔条,柔弱的枝条。冉冉,缓慢的样子。攀折,比喻难以得到或实现的事情。 4. 弱指纤纤那忍忘:弱指,指手指纤细柔弱。纤纤,形容手指纤细柔软。那,表推测语气。忍忘
下面是对《关山月二首 其一》逐句的解读: 1. 诗意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观月时,看到月亮从天空中缓缓升起,照亮了关城前的景象,但随即又感受到月亮逐渐西沉,光芒也随之减少。这种变化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感慨和忧愁。 2. 诗句翻译: - 青海风高月出迟:青海上空的风势很高,因此月亮升起得较晚。 - 关山漠漠雁飞时:关山之间,大雁正飞翔于天空。 - 不寐征夫俱泪落:无法入眠的将士们都流下了泪水
注释:巫山高耸,山势险峻,如同悬挂的流水。我思念着那清脆的玉佩声,看到满地红枫,我想象自己洗涤裙裳。 十二峰头翠色如黛,至今雨云不断,依然如故。 赏析: 巫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神山之一,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附近。诗中的“巫山高”指的是巫山的高山,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思绪万千。“微流悬溜思鸣珮”一句中的“微流悬溜”形象描绘了山间溪流的景象,而“思鸣珮”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流尘:指飘散的尘土。寂寂:寂静无声,形容非常寂静。 网窗纱:指用纱制成的窗户。 懒画:懒得描绘。 蛾眉(é méi):美女的眉毛,这里代指女子。 贴鬓鸦(yā):用黑墨涂在鬓边,形似乌鸦,这里代指女子的发式。 红蕊(ruǐ):花蕊。 庭花:庭院中的花朵。 赏析: “春怨”是一首写闺怨的小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笔法写出了春天闺阁中少妇的内心世界。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富有情趣。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荷珠覆手溅罗巾,约腕明珰扱袖频。 并戏莫愁江堕日,相将还待月迎人。 诗句释义: 1.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描述的是采莲女穿着与荷花颜色相同、质地相同的罗裙,她们的脸庞就像盛开的芙蓉花一样美丽。 2. 荷珠覆手溅罗巾,约腕明珰扱袖频:描绘了采莲少女在拨动荷叶时,水珠洒落在她的手上,映衬着她手腕上闪耀着的明珠和衣袖频繁地摆动。 3.
在碧波荡漾的池塘里,爱意回荡着那婉约的芙蓉花, 芙蓉花瓣儿映衬着娇美的容颜,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 水面上,一叶小舟悠悠划过,留下一道流光溢彩的痕迹, 在那丛中惊起了一对鸳鸯,它们翩翩起舞于水中。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采莲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荷花与鸳鸯间的和谐之美。首句“碧波湥广爱回塘”便勾勒出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湖泊景象,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接着
诗句解析与翻译 第1句:“映日因风斜处处,穿帘栖箔乱纷纷。” - 关键词: “因风”、“斜处”和“穿帘栖箔”。 - 注释: “因风”意味着随着风的方向移动。“斜处”形容风吹过后的倾斜状态。“穿帘栖箔”描绘了杨白花穿过纱帘和薄布覆盖物的景象,显得非常轻盈且动态美。 - 译文: 阳光下,随风飘动,四处摇曳,如同轻纱般穿过窗帘,轻盈地栖息于布匹上,形成一片混乱而美丽的风景。 第2句
注释: 轻摇弱水沙棠楫,横挂游丝碧玉簪。这句诗的意思是轻轻摇晃着柔弱的河流上的船桨,横挂着像是绿色的玉簪一样的游丝。 艳冶相邀春似海,人间花景似江南。这句诗的意思是艳丽的相互邀请春天就像大海一样,人间的花景就像江南一样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首句“轻摇弱水沙棠楫”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轻轻摇晃着船只,船桨在河面上划过,留下一条条波痕
```text 不向山中长作伴,翻从城里苦思君。 去留迟速争多少,为问峰头一片云。 注释: 1. 不向山中长作伴:我不在山中长久陪伴。 2. 翻从城里苦思君:相反地,我反而在城中苦苦思念你。 3. 去留迟速争多少:我的离去或停留,快慢如何比较呢? 4. 为问峰头一片云:那请问峰头之上的一片白云。 赏析: 《城中怀何他山因寄之二首》是明代王慎中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注释: 在天边的斜阳逐渐落下,山峦的影子越来越低。我看见的回家的身影并不闲散。 抬头远望,山峰顶上的寺庙,修行与凡俗只在转身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自然景物作比,借物抒怀,表达对佛家禅理的理解与体悟。首句写斜日在落山时照见归家的人影;次句写举头仰望,看见峰顶的寺,但并未看清其真面目;三句写“转身间”,即一念之间,领悟到了禅门大义。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
嘉诺本约山顶过夜,却因有事提前回家。 风前山岩上草木摇摆,我愧对仓皇出洞门。 【注释】: 嘉诺:诗人的朋友。期住灵源:住在山顶。 揶揄态:形容草木摇曳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即兴的写景诗。首句是说与朋友在山顶相约同宿,但因为有事不得不提前回家;二句是说下山时正值黄昏之际。第三句写山中景物,风吹着山崖上的小草,摇来晃去,犹如人一样,显得十分生动有趣。末句则是说自己惭愧地出了山洞口
注释:陆心是钱塘人,梅花是他最爱;他整天欣赏梅花已经伤神。梅花能让人掌中的孤枝傲然挺出,这得益于青门和写真两处美景。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陆心梅的赞美之情。诗人用“钱塘小陆心”来称呼陆心,表达了对他的亲切感。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即终日欣赏梅花而感到伤神。然后,诗人通过“能令掌上孤标出,赖有青门与写真”这两句诗,赞美了陆心梅的坚韧品格和高洁气质。最后
注释: 闻沈青门游迹至泉二首其一 闻:听说 沈青门:即沈约,南朝梁诗人。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云路冥冥一羽仪:云路:云路高远;一羽仪:指鸟的羽毛轻盈。 却寻佳树集高枝:又去寻觅那棵好树,爬上它的高枝。 清源太守悬孤榻:清源县令悬挂着一张孤零零的床。 此:这。 从此定因屡下之:从这里定将因为多次被贬官而受到责罚。 赏析:
注释:听说沈青门的游踪已经到达了泉,他的新诗有三百首,燕赵地区没有一个字被误传。闽中很久没有人来游玩,岭外现在才知道你正在创作《子夜歌》。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闻人安道的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闻人安道游踪之远、才华横溢的赞美之情。 首句“闻道新词三百首”,诗人听说闻人安道的新诗有三百首之多,便感叹他的作品之丰富,可见闻人安道诗歌创作的才能非凡。 次句“燕赵传无一字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