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稍吹衣,杖策散缓步。
藏舸识回汀,悬桥知远渡。
柳外风映霞,堤边草侵路。
陂塘随地广,野色遇成趣。
越水千名说鉴湖,凌波虎阜胜吴都。
依稀似向图中见,不是江南此景无。
注释:
- 和风稍吹衣,杖策散缓步:微风轻轻拂过衣服,拿着拐杖悠闲地散步。
- 藏舸识回汀,悬桥知远渡:小船隐藏在小洲,我知道这是要远行的人的船。
- 柳外风映霞,堤边草侵路:柳树之外,风把霞光映照出来,堤边的草丛侵占了道路。
- 陂塘随地广,野色遇成趣:池塘和水塘到处都很宽广,野外的景色让人感到兴趣盎然。
- 越水千名说鉴湖,凌波虎阜胜吴都:杭州西湖的水千名万种,凌波塔下的虎跑寺胜过了吴越的古都。
- 依稀似向图中见,不是江南此景无:似乎就像在画中看到的一样,这样的美景不是只有在江南才会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大自然的美丽瞬间,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
首句“和风稍吹衣,杖策散缓步”,诗人感受到了微风的温柔,于是拿起拐杖缓缓行走,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第二句“藏舸识回汀,悬桥知远渡”,通过描写小船和桥梁的位置,诗人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诗人知道这是要远行的船只,这让他对即将离开的地方充满了情感。
第三句“柳外风映霞,堤边草侵路”,诗人观察到柳树外的风吹动着霞光,堤边的草丛覆盖了道路的边缘。这些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美丽而遥远的感觉。
第四句“陂塘随地广,野色遇成趣”,诗人描述了周围的环境是宽阔的湖泊和田野,这些自然景观让人感到愉悦和满意。
最后两句“越水千名说鉴湖,凌波虎阜胜吴都”,诗人通过比较,表达了对越州(今绍兴)的鉴湖和杭州的虎跑寺等名胜古迹的喜爱,认为它们比吴越古都更有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目的地——越州鉴湖和虎跑寺,展现了他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