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诗满人口,未若腰中缠。
上药可延命,未若身少年。
青阳不自好,理镜见华颠。
五十仍牧豕,负薪南涧边。
生惭洛阳少,命乏阳羡田。
缊袍者谁子,岂必狐貉贤。
已矣弗复叹,天道默以玄。

【注释】

杂诗:五言诗的一种,不受格律的约束,句数和字数可以自由变化,但每篇通常有四句或更多。

千诗满人口:意谓诗作多得难以计数。

未若腰中缠:意谓还不如腰间缠着的钱财来得实在。

上药可延命:意谓最好的药物也只可能延长人的寿命,而不能治愈所有疾病。

身少年:指年青时,年轻时。

理镜见华颠:意谓照镜子看到白发。

五十仍牧豕:意谓到了五十岁,还从事放猪这样的低贱职业。

负薪南涧边:意谓背着柴禾在南山边的山涧里走。

生惭洛阳少:意谓惭愧自己生于洛阳,没有达到很高的成就。

命乏阳羡田:意谓命运不好,不能获得像陶潜那样的隐逸生活。

缊袍者谁子,岂必狐貉贤:意谓穿粗布衣服的是谁的儿子,不一定都是贤德之辈。

已矣弗复叹,天道默以玄:意谓算了吧,不再去感叹了,天意是如此地深奥、神秘。

【赏析】

这首《杂诗》共八句,是一首反映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诗歌。全诗通过诗人自身的遭遇和感受来表达这一主题。

“千诗满人口,未若腰中缠。”诗人说:“虽然读了很多诗,但是这些诗并不能解决我的烦恼,我还不如身上缠着的钱财来得实在。”这是说诗人尽管饱读诗书,但是却没有能够找到一条实现自己理想的出路。他感慨自己虽然有很多知识,但是却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上药可延命,未若身少年。”诗人又写道:“最好的药物只能延长人的生命,但是却不能使人永远年轻。”这是说诗人认为生命是有限的,而时间是无法倒流的,因此最好的药物也只能延长人的寿命而已。

“青阳不自好,理镜见华颠。”诗人接着说:“我常常照镜子看到自己的白发,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怜或者自傲。因为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这是说诗人虽然已经年老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或者失望。相反,他还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努力地去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五十仍牧豕,负薪南涧边。”诗人又说:“到了五十岁,我还从事放猪这样的低贱职业,而且经常在南山边的山涧里背柴禾。”这是说诗人的生活非常简朴,而且也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是他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卑或者沮丧。相反,他还很乐观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生惭洛阳少,命乏阳羡田。”诗人继续写道:“我惭愧自己生于洛阳这样一个繁华的地方,却并没有能够获得很高的成就。而且我的命运也不好,不能获得像陶潜那样的隐逸生活。”这是说诗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感到很不满意,而且也没有能够获得很高的成就。

“缊袍者谁子,岂必狐骆贤。”诗人最后说道:“穿粗布衣服的是哪一个儿子呢?并不一定都是贤德之辈。”这是说诗人对于社会的风气表示怀疑,认为社会上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贤德之人。

“已矣弗复叹,天道默以玄。”诗人最后总结道:“算了吧,不再去感叹了。天意是如此地深奥、神秘。”这是说诗人对于自己的一生感到很无奈,也感到很无奈。他不再去感叹什么,也不再去追求什么。他认为天意就是这样的,无法改变也无法抗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