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趋堪叹,波臣语漫伤。
掀髯照尘帻,回首问慈航。
桂树摇明镜,芙容吐碧铓。
怀材方百六,选胜岂寻常。
历览真都幻,登临殊未央。
眼前襟旷荡,杯底兴淋浪。
襌月频挥麈,佺期屡据床。
醉来携手去,箕踞看扶桑。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在观海时,感慨良多,写下了这首《与沈源美杜言登候涛山观海六十韵》。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河伯趋堪叹,波臣语漫伤。
- “河伯”在这里指的是黄河的主宰——河神,而“波臣”则是指那些被河水冲刷过的岸边的石头或沙砾。这两句诗描绘了黄河的浩瀚和无情,以及它对岸边景物的冲击和破坏。诗人对此感到惋惜和哀伤。
- 掀髯照尘帻,回首问慈航。
- “掀髯”形容人的豪放不羁,而“尘帻”则是指头上的尘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黄河的壮丽景色和其所带来的变化感到惊讶和赞叹。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站在岸边,看着黄河滚滚东流,感叹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此时,他想到了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拯救这片土地。
- 桂树摇明镜,芙容吐碧铓。
- “桂树”和“芙蓉(即荷花)”都是诗人用来象征美好事物的词汇。这两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这种美景的赞美之情。他希望大自然能够保持它的美丽和宁静。
- 怀材方百六,选胜岂寻常。
- “百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方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一个时辰就是百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的认识和对自己所追求目标的坚持。他认为只有拥有才能的人才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而选择胜利的目标并不应该是平凡无奇的。
- 历览真都幻,登临殊未央。
- “真都”和“蓬莱”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他认为真正的美好来自于内心的平和和满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
- 眼前襟旷荡,杯底兴淋浪。
- “襟”是指胸怀或者视野,而“洒浪”则是形容酒水泼洒开来的样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眼前的景色的感受。他认为只有心胸开阔的人才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美景,而喝酒的时候也应该像现在一样畅快淋漓。
- 襌月频挥麈,佺期屡据床。
- “襌月”是一种古代的文房四宝之一,用来写字的工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修养的重视。他认为只有拥有文化素养的人才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美景,而饮酒也应该像现在一样高雅有品味。
- 醉来携手去,箕踞看扶桑。
- “箕踞”是一种古代的坐姿,表示悠闲自得的样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在醉酒的时候才能放下一切烦恼和束缚,像现在这样轻松自如地欣赏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