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终日对云关,何事游人兴未阑。
一榻枕泉眠竹影,茶烟初歇鹤声残。
【注释】
柴扉:柴门。对云关:对对云门。云门是庐山东林寺的别称,诗人自指庐山东林寺。
何事:什么事。未阑:未尽。阑通“残”。
一榻:一张床。枕泉:指山泉。眠竹影:指在竹林中睡觉。
茶烟:指煮茶用的烟。
鹤声:指山中飞鹤的声音。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柴扉终日对云关,何事游人兴未阑。” 柴扉,柴门也;对云关,即对对云门,云门是庐山东林寺的别称,诗人自指庐山东林寺,所以这里用对云关来代指庐山东林寺。“何事”一词,表明诗人对于游人纷纷来访而兴致不减感到不解,因为自己并不以山水风光见长,也没有什么可以招引游人的地方。“未阑”,犹言未尽。
次联写意:“一榻枕泉眠竹影,茶烟初歇鹤声残。” “一榻”句说诗人就着山泉的流水,席地而眠。所谓“枕泉”,实为坐泉,即坐在泉水上,这当然是一种独特的睡姿。“竹影”句说在竹影下酣然入睡。诗人在山中生活,日间或伴山僧打坐禅定,或与山僧品茗论道,晚上则就着山泉,枕着竹影,酣然入梦。“竹影”句中的“竹影”,实际上是指山中之竹的倒影,也就是月光映照在山竹上的影像。“茶烟”句说山中煮茶用的烟雾刚散,山中飞鹤的鸣叫声已经渐渐消逝了。这两句诗既写景又抒情,既写诗人的闲适生活,又写他的悠然心境。“茶烟”句是说煮茶用的烟刚刚散去,说明他还没有起床;而“鹤声”句是说山中飞鹤的鸣叫声已经消失,说明他已经入睡了。可见他睡得很深,很沉。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诗作。首联写自己住在深山中,终日面对白云,没有什么可做的。颔联描写自己的隐居生活,白天就在山泉上打坐,晚上枕着山泉,听着竹影,看着月色,喝着茶水,听山里飞鸟的叫声渐行渐远。尾联写自己虽然过着这样清幽的生活,但是内心仍然十分激动,难以平静,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做。整首诗通过写诗人的隐居生活,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山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