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东山,照见西林明。
龙蛇布满地,信步还自惊。
独立数星辰,欲挽银河倾。
一洗人间尘,洒然肝胆清。
不寐抱婵娟,待旦听鸡鸣。
安得同心人,为言此时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的释义及赏析:
- 明月出东山,照见西林明。
- 这句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月景图。明月从东边的山中升起,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西边的树林。
- 龙蛇布满地,信步还自惊。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月光下行走时,被地上的龙蛇般的草木所迷惑,以至于他走得太深,感到震惊。
- 独立数星辰,欲挽银河倾。
- 这里描述的是诗人独自站在开阔的地方仰望夜空,试图将银河拉直的情景。
- 一洗人间尘,洒然肝胆清。
- 诗人通过仰望夜空,似乎能够洗净心中的尘世烦恼,让心灵变得清明。
- 不寐抱婵娟,待旦听鸡鸣。
- 这句表明诗人整夜未眠,抱着月亮(即月亮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婵娟”)度过漫长的夜晚,等待黎明时分的鸡鸣声。
- 安得同心人,为言此时情。
- 这是诗人表达愿望的句子,他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这份美好的心情和夜晚的感受。
综合赏析:
整首诗以明月作为贯穿始终的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中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由、清明心灵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间尘世的超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