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迢递客来稀,隐隐疏钟出翠微。
春雨新泉千涧合,寒潭明月一僧归。
声随鸣磬闲过院,净比青莲不染衣。
闻说夜深龙化去,何年重向此中飞。

诗句原文如下:

名山迢递客来稀,隐隐疏钟出翠微。

春雨新泉千涧合,寒潭明月一僧归。

声随鸣磬闲过院,净比青莲不染衣。

闻说夜深龙化去,何年重向此中飞。

接下来将详细解释这首诗的每一句的含义和背景:

  1. 名山迢递客来稀:描述了诗人所在的名山远离尘嚣,游客稀少。”迢递”意味着遥远和曲折,表明这个地方与世隔绝,不易到达。
  2. 隐隐疏钟出翠微:稀疏的钟声从翠绿的山间传来,描绘了宁静的早晨或傍晚时分,寺庙中的和尚敲击钟鼓,为行人指引方向或提醒时间的场景。”翠微”是形容山色青翠,云雾缭绕的地方,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3. 春雨新泉千涧合:春天的细雨滋润着山间的新泉水,汇成小溪流经无数山谷。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欣赏。
  4. 寒潭明月一僧归:在寒冷的月夜,一位僧人独自坐在寒潭边,享受着明月的陪伴。”寒潭”指的是清澈见底、冰冷的水潭,”明月”则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这句诗传达了孤独与宁静并存的情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5. 声随鸣磬闲过院:随着僧人敲磬的声音,悠扬的音乐穿过庭院,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声随”暗示了声音的传播和回响,”闲”表示轻松自在,没有紧张和急促。
  6. 净比青莲不染衣:僧人的衣服如同未被世俗污染的青莲一般洁净无暇。”净”表示纯净无瑕,”不染衣”强调了僧人的高洁品质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7. 闻说夜深龙化去:据说夜晚深沉时,一条龙悄然离去。这里的”夜深”象征着神秘和未知,”龙化去”则可能意味着某种神秘力量或传说的消逝。
  8. 何年重向此中飞:不知何年再能见到这样的美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再次体验这种宁静和美丽的渴望。

王稚登的《龙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神秘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人生境界的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