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关下汾河水,齧石轰雷波浪起。
雪涌霜飞不暂闲,狂澜直射惊人耳。
群山夹岸少平田,河润何如滋九里。
汾水西边有树林,暮霭朝霞纷锦绮。
制锦如君岂后人,裁剪经心更□旎。
君去梁园动别愁,君来汾水汾人喜。
悲喜不同意自同,星旗拂日无停轨。
愿将汾水化为霖,禾黍离离原隰美。
梁园汾水复何殊,一视天涯皆赤子。

【注释】

①六行:指官位。②啮(niè):啃咬。③九里:指汾水两岸的农田面积。 ④“暮霭”句:指树木在傍晚的云雾中,早晨的阳光下,景色美丽动人。 ⑤□旎(nǐ):形容美好的样子。 ⑥星旗拂日:指星星闪烁着光芒,如同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无停轨:指不停止地前行。

【译文】

冷泉关下的汾河水,啮咬岩石发出震耳的轰鸣,波浪翻滚,惊天动地;

雪白的浪花与飞舞的雪花,不停地在岸边嬉戏,狂澜冲刷着岸边的农田,让人惊叹不已;

河岸两侧是少有的平地,但汾水滋润了这片土地,使其变得肥沃,九里之田都受益匪浅;

汾水西岸的树林郁郁葱葱,朝霞和夕阳映照在树林上,形成缤纷的色彩;

你的才艺就像这些锦绣的织品一样,无人能及;

你离去后梁园令人伤感,你回来时汾水两岸欢腾鼓舞;

悲喜之情难以自抑,星旗飘扬,如日出云散般不停歇。

愿你将汾水的恩泽化作春雨,滋润万物,使稻谷茂盛,田野广阔;

梁园的汾水又有何差别呢?我们都是这片天地中的赤子。

【赏析】

《赠马寅旭明府六行 其二》是一首七绝。全诗写景抒情并重,情景交融,意境高远,气势磅礴,风格雄健。

首联先从听觉方面渲染汾河的气势。“啮石轰雷”四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流冲击石头的声音之大,形象生动。“波浪起”,则进一步渲染了水流奔腾的气势。

颔联以“雪涌”“霜飞”两个动词为线索,写出了河水的动态美。“狂澜直射惊人耳”一句,既写出了河水的声势浩大,又写出了河水对岸边的冲击力度之大。

颈联描写了河岸的景象:河岸两旁少有平地,只有河水滋润的土地才有九里的农田。这是对自然景观的真实描绘。“河润何如滋九里”,既是实写,又是虚写。通过这一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尾联由写景转向抒情。诗人以“制锦如君岂后人”一句,赞美马寅旭像织锦匠一样,有着卓越的才华,而诗人自己则甘做其追随者。接着以“裁剪经心更□旎”一句表达自己愿意追随马寅旭的决心,同时暗含了对马寅旭的赞赏之情。

末联以“一视天涯皆赤子”收束全诗,诗人希望将汾水化成春雨,让天下的百姓都能享受到这份恩惠。这里的“赤子”既指百姓们,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他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施展,能够为天下苍生造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