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千帆雨,涛声万壑滩。
急流怜勇退,砥柱感回澜。
出峡龙疑斗,恁嵎虎欲餐。
畏途堪自保,独酌送惊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名句的积累,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结合全诗内容、诗人写作背景以及相关历史故事来分析,答题时注意仔细审题,选择正确的句子答题。
过十八滩
暝色千帆雨,涛声万壑滩。
急流怜勇退,砥柱感回澜。
出峡龙疑斗,恁嵎虎欲餐。
畏途堪自保,独酌送惊湍。
【注释】
①暝色:傍晚时的天色。
②砥柱:指中条山,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
③恁(nèn):如此,这样。
④湍(tuān):急流的水。
译文:
暮色降临时,千万艘帆船在雨中穿行;涛声如从万壑涌来的大浪。
急流中,我庆幸自己能勇敢地后退;看到砥柱山,我被大自然的神奇感动。
峡谷中的水势浩大,像龙一样争斗;面对如此险恶的地方,老虎也害怕了。
在险峻的道路面前,我能够保全自己的安全;独自饮酒,为那惊涛骇浪而送别。
赏析:
“瞑色千帆雨,涛声万壑滩”二句写江上景色。“暝色”,黄昏时分的天色。“帆”,指船上的船帆。“暝色千帆雨”,是说夕阳西下,天边云霞渐渐暗下去的时候,成千上万的船帆正迎着风雨飘浮在江面上。“涛声万壑滩”,意思是说万顷波涛的声音在群山峡谷间回荡。“万壑”,形容山谷深长,多指险阻之地。“滩”,是水流湍急的地方。“急流”,指湍急的江流。“万壑滩”,意思是说江水的急流声在重重山峡间回响。这四句是说:黄昏时分,无数船只在雨中行进;万壑激流声中,舟行艰难;江上的急流使人感到危险而令人生畏。
“急流怜勇退,砥柱感回澜”两句写江行感受。“急流”指江水湍急,“回澜”是形容水势回旋。“砥柱”,即砥柱山,也称三门山,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砥柱感回澜”,意谓看到砥柱的雄壮奇伟,使人想起黄河之水奔流不息的磅礴气势,从而更加感受到急流给人的刺激与威胁。
“出峡龙疑斗,恁嵎虎欲餐”两句写险境。“出峡”指的是长江进入四川以后,地势变宽。“龙”,比喻巨浪。“恁嵎”,“嵎”是山势险要的意思,此处指三门山。“虎欲餐”,比喻山石陡峭。“龙”和“虎”都是比喻自然景物或比喻人的性格特征。这里以“龙”喻浪,以“虎”喻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江水湍急、山势陡峭的特点。“龙”和“虎”是比喻自然景物或比喻人的性格特征。这里以“龙”喻浪,以“虎”喻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江水湍急、山势陡峭的特点。
“畏途堪自保,独酌送惊湍”两句写心情。“畏途”是指艰险难行的地方。“独酌”指一个人饮酒。“惊湍”,意为激浪的水,指江水。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前方有艰险难行的地方,但只要有勇气面对,就能安然无恙;独自一人对着酒坛,为激流勇进的江水送别,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情怀。